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主流车企智能驾驶方案对比分析

    以下是各车企智驾技术方案的综合对比分析:


    一、新势力车企 vs. 传统主机厂

    对比维度

    新势力车企(小鹏、理想、蔚来、小米)

    传统主机厂(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

    战略路径

    全栈自研,范围从算法扩展至芯片领域。

    依赖外部合作与内部整合并行,多经历团队赛马和供应商合作(如比亚迪与魔门塔,长城外采元戎算法)。

    芯片选型

    主流为英伟达(Orin X/Thor)和地平线(J6E/M),小鹏自研图灵芯片(2025年7月计划推出)。

    比亚迪选英伟达Orin N/地平线J6M,吉利用黑芝麻(低配)和英伟达(中高端),长城采用德州仪器TTA4+地平线。

    研发投入

    软件算法为先,核心团队多具计算机视觉/大模型背景(如小鹏李丽云、理想郎咸鹏)。

    团队整合密集,比亚迪研发人员近3年增7万人,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整合资源。

    功能落地

    城区NOA领先:小鹏、理想、华为已实现全国覆盖,特斯拉FSD计划2025年扩展。

    聚焦高速场景:比亚迪天选系统主推高速NA,2025年低成本城区NA逐步渗透。


    二、关键车企技术方案对比

    比亚迪

    1. 方案分级A方案(高速NA):英伟达Orin N+地平线J6M,覆盖海洋/王朝中低端。B方案(城区NA):单Orin X+激光雷达(华为ADS 3.0),覆盖汉唐高配。C方案(入门无激光雷达):成本4000-5000元,10万以下车型标配。
    2. 优势:规模效应显著(2025年预计智驾车型占一半销量),自研芯片+零部件,软硬件协同降本。
    3. 挑战:算法迭代速度较华为/小鹏慢,需依赖数据累积后发优势。

    华为

    1. ADS 4.0:2025年三季度升级为一段式端到端架构,硬件新增激光雷达(问界M9已装3颗)。
    2. 策略:高阶方案(ADS)主打30万+市场,SE纯视觉版(ADAS城市LCC+)下沉至17万区间,合作深蓝/阿维塔。
    3. 优势:感知硬件冗余(多传感器融合),品牌宣传强势,生态联动(鸿蒙车机)。

    小鹏

    1. 端到端技术:2024年7月国内首个量产上车,XNGP全国开放,算法迭代速度领先(比华为快3-4月)。
    2. 性价比路径:城市NOA下探至15万级(G6改款),专注纯视觉路线,降低硬件依赖。
    3. 芯片创新:自研Orin替代方案(代号图灵),算力优化+降本。

    理想

    1. VLM大模型:2024年10月发布“车位到车位”功能,仿真器生成高保真4D场景训练。
    2. 硬件堆料:高算力平台(双Orin X)+自研芯片(舒马赫,2026年上车)。

    吉利

    1. 多方案整合:H1(高速)、H3/H5(城区通勤)、H7/H9(高端,5激光雷达+双Orin X),极氪009X首搭H9方案。
    2. 进展:城市NA功能比比亚迪晚1-2季度,L7方案对标理想VLM。

    三、核心技术路线差异

    技术维度

    主流方案

    代表车企

    感知系统

    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视觉)为主,华为、理想、极氪典型。

    仅小鹏、特斯拉坚持纯视觉,依赖BEV+Transformer算法。

    算法架构

    端到端主导:华为/小鹏一段式方案(感知-规划一体化),理想/比亚迪两段式(分步优化,可靠性高)。

    传统模块化(Mobileye方案)逐步被淘汰。

    算力需求

    城区NA需求500+TOPS(英伟达Thor/地平线J6P/H),2025年向1000TOPS升级。

    比亚迪中低端方案(100TOPS)主打性价比,华为ADS SE纯视觉压缩至200TOPS。


    四、市场表现与趋势

    • 渗透率预测: 2025年高速NOA渗透率35%(517万辆),城区NOA达27%(400万辆)。 比亚迪贡献300万增量(DiPilot 100/300),华为ADS SE拉动20万+中端市场。
    • 成本竞争: 激光雷达成本下探至2000元(速腾占比80%),10万级车型普及无雷达方案。
    • 估值分化: 新势力(小鹏/理想)PS估值1.5-2倍,比亚迪因规模化优势PE提升至20倍。

    总结

    新势力以软件算法和端到端技术引领创新,传统车企通过供应链整合及规模化实现成本优势。2025年核心看点为:

    1. 端到端模型普及(华为/小鹏一段式方案挑战特斯拉);
    2. 芯片自研(蔚来/小鹏/比亚迪能否突破英伟达垄断);
    3. 10-20万区间平权(比亚迪VS吉利,性价比+数据闭环决定胜负)。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