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Z9上市首月销量仅1200台,这款被比亚迪称为“技术天花板”的旗舰轿车,实际表现甚至不及同级新势力品牌的三线车型。参数表上,5米2车长、超千公里续航、后轮转向等配置一应俱全,但消费者评论区的高赞留言却是:“这车挂比亚迪标能便宜10万”“开出去被问是不是网约车”。

腾势十年发展史正在变成“D9奇迹和它的失败兄弟”合集。N7降价7万仍无人问津,N8上市半年被迫停产,Z9月销数据直接暴露残酷现实:除了商务MPV市场靠性价比抢到份额,腾势在轿车、SUV领域始终撕不掉“比亚迪PLUS”标签。当年奔驰设计师站台、联合研发的豪华故事,如今在终端市场已失效。

腾势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近期陷入舆论漩涡。面对车主吐槽“品牌认知度低”,他建议“真正的豪华不需要张扬”,遭网友集体炮轰:“30万的车叫我装低调?”“学学蔚来用户运营,腾势只会PUA车主”。这场风波揭开了腾势营销的致命伤——用经济型品牌的话术服务高端客群。

腾势官方至今仍在宣传“技术平权”,但购买30万元以上车型的用户最敏感的不是参数,而是“人无我有”的优越感。极氪001靠猎装轿跑差异化杀出血路,蔚来ET7用换电和服务构建护城河,腾势Z9却把卖点压在“百万配置卖半价”。有汽车经销商直言:“开这车出去,朋友以为我破产了才买比亚迪高端版。”
如果把Z9的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移植到蔚来ET7上,后者定价敢冲上60万;若贴上宝马标,经销商加价10万仍不愁卖。但腾势的品牌溢价能力,甚至打不过成立仅3年的智己。某机构调研显示,超6成潜客放弃Z9的原因是“品牌撑不起价格”,而非产品缺陷。
腾势的困境给所有国产高端品牌敲响警钟:当特斯拉用Cybertruck讲科幻故事,理想用“移动的家”圈住中产,问界靠华为生态碾压对手时,还在用“配置表性价比”打高端市场的玩家,注定沦为炮灰。Z9的暴毙证明:没有文化认同的豪华,不过是自嗨式堆料。
砍掉所有共享设计元素、重建独立渠道、停止技术下放——这些伤筋动骨的改革,才是腾势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否则,等待它的将是下一个观致。毕竟,没有人会为“精装版比亚迪”支付10万元品牌溢价,高端市场的门票从来不是靠参数赢来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