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凯迪拉克CT4和GT4降价至十几万了?你会选择吗?

    车轮启示录头像车轮启示录头像
    车轮启示录03-29

    在2025年,凯迪拉克CT4(图片|配置|询价)和GT4的终端售价已降至十几万元区间,但销量依然低迷(如CT4月销仅三位数)。这种“高性价比却难卖”的现象背后,是产品定位、市场需求和品牌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失衡。

    一、销量低迷的核心原因

    1. 空间实用性差,与主流需求脱节

    后排空间局促:CT4轴距仅2775mm,后排腿部空间仅720mm,甚至不如部分紧凑型车(如思域900mm),满载时中间地台隆起明显,难以满足家庭用户需求。

    后排空间局促

    车型定位矛盾:作为中型车,空间表现却接近紧凑型,而中国消费者对中型车的核心诉求是家用舒适性,这与CT4的运动化、后驱设计形成冲突。

    2. 品牌溢价崩塌,消费者认知转变

    过度依赖价格战:凯迪拉克通过大幅降价(如CT4终端优惠超4万)换取销量,但此举导致品牌豪华属性被稀释,与大众、本田等合资品牌价格重叠,豪华光环消失。

    降价至十几万

    负面标签固化:“浴皇大帝”的网络梗进一步削弱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其认知从“总统座驾”滑向“高配合资车”。

    3. 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滞后

    燃油车技术老旧:CT4车机系统卡顿、屏幕尺寸小(8英寸),缺乏L2级辅助驾驶等智能化配置,与同价位国产新能源车型(如比亚迪海豹、深蓝SL03)形成代差。

    内饰落后

    新能源布局失败:凯迪拉克电动车型(如锐歌)销量惨淡,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不足3%,远低于市场50%的平均水平,用户转向更智能、低成本的国产电动车。


    4. 用车成本与保值率劣势

    油耗偏高:CT4的2.0T车型WLTC油耗7.36L/100km,高于同价位混动竞品(如凯美瑞双擎4.1L/100km),长期使用成本不占优。

    保值率垫底:3年保值率不足50%,远低于BBA及日系竞品,短期换车用户损失更大。

    二、是否值得购买?——分人群推荐

    适合购买的人群

    操控爱好者:后驱布局、2.0T+8AT动力(6.9秒破百)带来同级领先的驾驶乐趣,适合追求驾控而非空间的年轻用户。

    品牌偏好者:预算有限但希望体验豪华品牌,且能接受内饰设计老旧、配置不足的短板。

    二手车买家:准新车价格更低(1-2年车龄差价超5万),可规避高贬值率风险。

    不建议购买的人群

    家庭用户:后排空间和舒适性难以满足多口之家需求,更推荐同价位的比亚迪汉、理想L6等新能源车型。

    科技极客:车机系统、智能驾驶功能落后于国产新势力,无法满足智能化需求。

    短期换车用户:低保值率导致置换时资产缩水严重。

    三、总结:时代抛弃凯迪拉克时,连招呼都不会打

    凯迪拉克CT4/GT4的困境,本质是传统燃油豪华品牌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下的缩影。其核心问题并非产品力不足,而是未能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快速演变:

    用户需求:从“品牌优先”转向“体验优先”,空间、智能、成本成为决策关键;

    竞争环境:国产新能源车型以更低价格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力,重塑豪华车定义;

    品牌战略:过度依赖降价导致价值崩塌,电动化转型迟缓错失窗口期。

    购买建议:若预算有限且热爱驾驶,CT4仍是燃油车时代的“性能遗珠”;但若追求综合体验,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型是更理性的选择。

    次阅读
    4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