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极速60秒》(Gone in 60 Seconds)中的Eleanor是1967年福特Mustang Shelby GT500的传奇改装车型,因电影的热映成为影史经典符号。Eleanor是主角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偷车贼“孟菲斯”的终极目标,也是全片高潮追逐戏的焦点。它不仅是偷车清单中的第47号车,更被赋予“女神”般的象征意义。Eleanor之名最早出自1974年同名电影,但未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翻拍版由设计师Steve Stanford重新设计,基于1967款Mustang GT500打造,成为经典。


剧组为拍摄制作了12-13辆Eleanor,其中仅3-4辆为功能完整车(含引擎),其余为外壳或道具。拍摄中多辆被毁,最终幸存7辆,其中3辆被拍卖(如尼古拉斯·凯奇驾驶的编号“7R02C179710”以100万美元成交)。电影中的Eleanor搭载5.8升V8发动机,配备NOS氮气喷射系统,可额外提升100-125马力;而复刻版则提供5.0升V8(430马力)、Shelby 427(480马力)或涡轮增压版本(最高750马力)。


因1974年原版电影版权归属问题,谢尔比(Shelby)创始人曾试图开发官方Eleanor复刻版,但被版权方阻止并诉诸法律。Eleanor成为复古改装标杆,全球涌现大量仿制车型,价格从10万美元到百万美元不等。复刻版由福特授权,采用现代化悬挂、盘刹及可选动力系统。电影结尾的蒙太奇式飙车长镜头(实拍+CGI合成)成为燃油车时代的视觉盛宴,Eleanor的胡椒灰色涂装、氮气加速按钮(“Go-Baby-Go”)等细节深入人心。Eleanor与《007》的阿斯顿·马丁DB5齐名,成为流行文化中的“汽车图腾”,相关模型销量经久不衰。Eleanor既是电影工业与汽车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情怀与技术的载体,其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延续。(真车图来自网络,和模型略有不同,仅供参考,文字部分来自DeepSeek,不实之处,敬请指正)


现在1/43合金车模越来越少了,而电影版的模型更是少之又少,不过有一个叫做绿光的品牌却一直在推出1/43电影版合金车模,而且价格还不贵,100出头就能拿下,性价比直接拉满,这次我们试玩的Eleanor就是出自绿光;实话说,买绿光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奔着收型去的,买的时候就不要对细节和品质有过高的期望,心态摆正了,一切都好办了。


绿光的1/43模型采用最常见的开口纸盒包装;配亚克力透明罩和塑料底座,包装其实和一般的1/43产品区别不大;值得一提的是绿光的电影版车模产品,包装上有较为明显的电影涂装,而且这些产品都是有车型厂家和电影双授权的。



绿光的这款Eleanor,就车身外形而言,模型大体外形没有问题;灰色金属漆的漆面整体质感还行,缝隙也比较均匀,不显肉,车身侧面和顶部还有移印的黑色拉边,侧面的标志也是移印的;模型的门把手是独立电镀分件的,做得还算细致;车外后视镜是独立分件的,车尾的天线也是电镀独立分件的,不过左边的掉件了,车尾侧还有电镀独立分件的燃油加注口;模型没有完整的侧窗,三角小窗边框是电镀件的;模型的排气是侧面双出的,管口为浮雕刻画,车门后侧和溜背上的进气口都是浮雕刻画的。


模型的悬挂适中,但轮子稍微做大了,而轮毂为哑光银色的多幅轮毂,中间还有电镀的锁死装置;刹车碟和刹车钳也有刻画,不过轮毂的镂空不多,看不大清楚。


模型的大灯和前杠上的两盏探照灯都是独立透明件,透镜还有纹路;中网和前杠上的通风网都浮雕刻画,各处的小灯也是独立分件的,而电影里的前盖快拆锁和钢丝绳就忽略了。


尾灯也是独立分件的,但内构做得一般;车尾的标志都是移印的;车尾还有和车身一体的拖车环。


多角度对比真车和模型,欣赏一下这台最美野马Eleanor。








模型的前雨刮器是独立电镀件的,而模型漆面整体质感还可以,缝隙水平控制也很均匀,车前盖有较明显的隆起,雨刮前侧还有浮雕的通风格栅;内饰以黑色调为主,细节多用油漆刻画,不过方向盘的细节不错。

底盘的细节为浮雕刻画,轮胎比较宽,而且有胎纹。

这台经典电影车Eleanor放到现在性能已经不是最强的,但是外形最美确实毫无争议的;最近POPRACE也推出了1/64的Eleanor,也是蛮值得期待的;而绿光这次能推出Eleanor的1/43合金低价产品,价格和1/64产品也差不多了,对很多收型玩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幸事;当然,和主流的合金品牌迷你切比起来,绿光无论在形准、细节、整体品质上都有一定差距,毕竟一分钱一份货,1/43产品且收且珍惜吧。
最后插个广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