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真德国尼奥普兰曾经现身北京,原厂外观+MAN动力

    商卡汽车头像商卡汽车头像
    商卡汽车03-28

    国内的北方尼奥普兰和青年尼奥普兰一直以来都是高端客车的代表,时至今日,二三十年前的德国尼奥普兰客车技术还在持续影响着国内客车行业。2001年,尼奥普兰被德国MAN收购以后将其高端的客车技术和可靠的MAN动力相结合,使得尼奥普兰再上一个台阶。

    尼奥普兰Cityliner在现今的三款车型中算不上历史最悠久(最悠久的当属当家车型Skyliner,其在1967年就已经批量生产),但1971年诞生的Cityliner也可以说是目前客车领域发展历史非常久远的一大车系了。上图中的三辆尼奥普兰自左而右分别是,1971年产的初代Cityliner 、1975年投产的Cityliner N118、2006年投产的Cityliner C,一直以来Cityliner都秉承着双前挡风玻璃的设计风格。国内曾经也有模仿过Cityliner的几款车型,首先是因为Cityliner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其次是尼奥普兰的全承载技术十分成熟;最后是动力系统可靠性极佳。

    德国的ZEIT REISEN旅行社从2016年就开辟了德国汉堡-中国上海的“丝绸之路”公路之旅,历经55天途经8个国家共39个城市,全程达到了1.4万公里。平均下来这55天每天要行驶254公里,一路上只有短暂的几天能够在当地有特色的城市游玩,其他时间都是在车上或者宾馆度过的。很多人会说花1.6万欧元坐这么久的车,不是受罪吗,也许对于那些选择这个旅游团的人们来说,这种经历和一路上的风景就是他们选择这趟旅途的原因。

    此行使用的客车,就是2006款尼奥普兰Cityliner N 1218 HDL480,该车在2015年11月5日上路,2016年投入这条超长途线路使用。外观上这辆Cityliner 除了粘贴旅游公司的贴纸以外,还粘贴了包括行驶线路、曼恩标志、游客签名、美丽中国、中国之旅、河南、新丝绸之路等多个中英德文贴纸。五花八门的贴纸再和欧盟车牌以及这辆具有科技感外观的尼奥普兰相结合,吸引了不少路人的驻足围观与拍照。

    3M反光贴贯穿了全车身,完美的融入了中国特色。

    这辆Cityliner属于同级别车型中尺寸最大的一款,长度达到了13.9米;包括空调的高度是3.745米;宽度为2.55米。这辆尼奥普兰Cityliner的视觉冲击力已经远超北京满大街跑的16米铰链了。

    如此之长的车型也给其转向半径和通过性带来的一定的考验,这辆Cityliner还加装了尾部转向桥。

    自从尼奥普兰被MAN收购以后,Cityliner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产品的重新设计。前脸中间的这块银色装饰板也成为了现今Cityliner的标志之一,在银色装饰板的右上方还利用冲压喷漆技术印出了尼奥普兰的字样。银色装饰板后面是毫米波雷达,也就是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德语Abstandsgeregelte Fahrgeschwindigkeitsregelung)和EBA紧急制动系统(emergency brake assis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AEB)的检测雷达。

    组合式大灯和下面的两个小灯珠均由德国海拉生产,柳叶造型的车灯和银色装饰板结合没有任何违和感。像尼奥普兰Cityliner这种前脸的客车在国内已经不在少数了,但还是原车设计好看,而且十分协调。

    在欧洲很多车辆都会使用ETC通过收费站,玻璃后面贴的这一对是ETC接收器。此外玻璃后面还贴了像LGS车道偏移系统(Lane Guard System)所需的摄像头,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后视镜镜臂材料为铝制,不要认为这种设计非常简陋,其实实用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基本的照地镜也有安装。主驾后视镜上贴着德国国旗,右侧后视镜贴的则是中国的国旗。其实从很多方面来看,这辆尼奥普兰不单单是一辆旅游车,更多的是一种中德文化的美好象征。

    Cityliner的车头造型,车灯的线条一直向上延伸,然后在车轮上方的部位突然转了一个80多度的弯,直接延伸至车顶。车窗、Cityliner的镀铬标和装饰板等部件都被合理的设计在了这个区域内。Cityliner是目前尼奥普兰车系中唯一一款保持双玻璃设计的单层客车,前面的两块玻璃均呈现出一定的角度,都能够最大化的降低车辆行驶风阻。

    车尾顶部的空调总成也没有那么突兀,尼奥普兰将空调和车尾设计成一个整体,而国内的客车一般将空调放置在中部。空调前部设计成一个圆形弧面,最大化的降低空气阻力来降低油耗。不得不说这些既保证车辆美观,又能够最大化降低油耗的设计在国产车上相当少见。

    贴在车身上的EURO 6贴纸充满了德国MAN的味道

    车桥的组合分别是7.1吨级别的前转向桥,12.6吨级别的驱动桥和5.8吨级别的尾部转向桥。全车的标准配置是德国大陆(国内称为马牌)的ContiCoach HA3公路客车胎,该款轮胎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可以兼容不管是驱动轴还是转向轴,而且其纵向花纹的设计也代表其主要定位是高速标载。

    全车标配美铝的铝制轮毂和胎压监测系统

    前轮的胎压监测系统隐藏轮毂罩里面,所以在轮毂罩的中间开了一个小孔用来充放气。

    驱动轮的胎压监测系统我们看到的就比较直观,而且还安装了金属轴头罩,非常漂亮。

    不过一开始我对这条韩泰的AL10轮胎感到部分疑惑,为什么全车标配大陆的轮胎,前部转向桥这么关键的部位竟然用韩泰的。驾驶员这时候告诉我们,这辆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前轮被扎破了,无奈之下只能安装这个韩泰的轮胎。不过一装上韩泰的轮胎TPM胎压监测系统就失效了,不知道是轮胎搞的鬼还是在拆卸车轮的时候误操作。驾驶员还担心胎压监测系统故障会影响到我们拍摄,不得不说德国人做事还是非常严谨的。

    CDS舒适性空气悬架、ECAS电子悬挂控制这些系统在这辆车上都是标配

    再把目光转换到车尾,车辆的侧面和车尾的切割过渡使得车尾拥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车身上下部分的分隔线条没有到车尾灯部分就结束,而是与尾灯造型融合勾勒出了发动机舱门。在欧洲行驶的很多卡客车上半部分都贴有公路限速标志,左边两个的是德国高速公路限速和普通公路限速;右侧的则是丹麦公路的限速。

    车尾中间装饰横条上安装的摄像头

    在车尾部分安装了四个这样的圆柱,上面打了一个小孔,在国产客车上几乎见不到这样的设计,不过在国外客车上这个设计十分普遍,那么你知道这些圆柱是干什么用的吗?

    上图中的尼奥普兰Skyliner在车尾部外挂了一个大箱子,那四个圆柱状东西其实是为了弥补车辆内部空间不足而安装的行李箱支架,上图中和车尾相同造型的大箱子就是行李箱。

    很多人会担心如果尾部安装行李箱会不会出现行李被发动机“烤熟”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在行李箱和发动机罩舱门还是有一定间隙的。而且我们打开发动机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发动机隔热棉非常厚,而且没有任何破损和老化,谁也想不到这是一辆已经运营多年的客车。

    更让人惊讶的是,发动机底部护板设计的十分整齐,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不说松动脱落,甚至连破损都没有,还保持着出厂一样的完好状态。平整的发动机护板在这么多年的运营时间里,为减小空气乱流提高空气流通性从而降低油耗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打开发动机舱我们可以发现,发动机内部的管路、线路和零部件都布置的十分整齐,只是由于长途跋涉的原因使得里面布满了灰尘。该车搭载的是13升的德国MAN D2676 LOH04柴油发动机,该机的最大功率为480马力,在1100-1400转/分的时候可以输出2300N.m的最大扭矩。与该发动机匹配的是采埃孚AS Tronic 12 AS 2301 BO超速挡客车变速箱,还带有液力缓速器,速比范围为12.33-0.78。

    480马力发动机加上12挡变速箱从配置方面已经远超于任何一款国产卡车。毕竟在1.4万公里的旅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路况,对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如此强大的动力系统驱动这辆最大总质量能够达到25.5吨的尼奥普兰去战胜那些道路,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当我们咨询到,这辆车综合工况使用下来油耗是多少的时候,驾驶员很直接的表示“Thirty(30)”。

    看过了这辆远道而来的德国原厂尼奥普兰Cityliner的外观和动力部分,想必大家收获颇多,但是不是感到意犹未尽呢,下期我们将登上车辆内部,为大家详细介绍这辆Cityliner的内饰,敬请关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