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8 日,在小米汽车上市一周年的特殊时刻,雷军通过社交平台揭晓了全新 SUV 车型的命名密码 —— 小米 YU7 中文名称正式定为 "御 7"。这个蕴含东方智慧的命名,不仅延续了小米产品命名的艺术哲学,更以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 的寓意,在智能汽车领域划出新的起跑线。



命名背后的战略深意
"御" 字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驾驭、掌控的意象,雷军选择这个汉字绝非偶然。据官方释义,"陆地战车" 彰显着 SUV 车型的硬派基因,而 "御风而行" 则暗合小米汽车对空气动力学与续航能力的极致追求。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恰好呼应了小米从消费电子跨界造车的品牌叙事。
从产品线布局来看,"御 7" 与轿车产品线 "SU7" 形成完美互补。前者 4999mm 的车身长度与 3000mm 轴距,在中大型 SUV 市场精准卡位;后者作为智能轿跑标杆,已在过去一年创下 30 万辆的交付奇迹。这种双线并进的产品策略,展现出小米对智能出行生态的完整构想。
硬核参数再树标杆
申报信息显示,御 7 将提供单双电机两种动力方案,续航里程最高突破 770 公里。这个数字不仅超越当前主流电动 SUV 的续航水平,更巧妙呼应了车型命名中的 "7" 元素。其搭载的 800V 高压平台支持全域快充技术,在续航与补能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空气动力学设计堪称御 7 的技术名片。前舱盖与大灯联通的导流口、车顶镂空扰流板、尾门鸭翼等细节,构成了完整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工程师团队透露,这些设计使整车风阻系数较同级车型降低 12%,直接转化为约 8% 的续航提升。
智能座舱的全维进化
12.3 英寸高清触控屏作为数字座舱的核心,搭载全新一代骁龙座舱芯片,算力较前代提升 47%。在实测中,多任务并行处理时的触控响应延迟控制在 80ms 以内,达到消费电子级流畅度。MIUI Auto 3.0 系统引入的 "场景引擎",能根据时间、位置、天气自动切换驾驶模式,甚至在暴雨天气主动开启雾灯并调整悬挂硬度。
高阶智驾系统 Pro 版本配备 31 个高精度传感器,包括行业首发的 4D 毫米波雷达。路测数据显示,在 130km/h 时速下,系统对静态障碍物的识别距离达到 220 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特别开发的 "御风模式",可实时分析风速风向,动态调整动力输出与车身姿态,将侧风干扰降低 65%。
市场冲击波正在酝酿
据供应链消息,御 7 的定价将延续小米 "感动人心" 的定价哲学,预计主力车型落在 28-35 万元区间。这个价格带既避开与传统豪华品牌的正面交锋,又精准覆盖新中产家庭的购车预算。有分析师预测,御 7 的上市可能改写中大型智能 SUV 的市场格局,其订单转化率有望突破小米 SU7 创下的行业纪录。
在小米汽车南京工厂,全自动化产线已开启试生产。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的零百加速测试数据流出,3.8 秒的成绩刷新了同级量产车纪录。随着 6 月量产节点的临近,这款承载着 "御风而行" 愿景的智能战车,正在加速驶向市场舞台的中央。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用七年时间完成生态链的终极拼图。御 7 的诞生,不仅是一个产品的迭代,更是智能出行时代的宣言。当传统车企还在电气化转型中蹒跚学步时,小米已经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了造车逻辑 —— 这或许才是 "御风而行" 的真正深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