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 Ultra “炸街”频发,最高车速限制引热议

    莎荣荣头像莎荣荣头像
    莎荣荣03-28


    近期,小米SU7 Ultra频繁上演“炸街”戏码,这一现象引发了广大车主和行业人士的关注与思考:究竟该不该封锁其最高车速?整件事情发展走向堪称魔幻,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探究的细节。

    高性能背后的潜在危险

    小米SU7 Ultra之所以能够飙出超过300km/h的惊人速度,得益于其2.36吨的车身重量与前沿的电机技术。然而,这样的重量在高速撞击时,所产生的冲击力相当于用承重墙进行崩溃测试的撞击力度,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这不仅是在挑战车辆性能的极限,更是在道路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在实测过程中,发现这款车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限速情况截然不同。令人咋舌的是,在赛道模式下,它竟然能够达到350km/h的超高时速。尽管车机系统已经更新了驾驶员适应机制,在新手期对车速进行强制限速,将速度控制在140km/h以上,但这似乎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行业限速措施的可行性

    关于车辆限速,在行业内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在燃油车领域,通常可以通过ECU断油或者改变换挡逻辑来实现限速。而对于电动汽车,也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比如通过VCU限制输出扭矩,或者设置GPS围栏进行动态限速,并且在高速路段还能实现自动放行。这些技术手段的存在,为车辆限速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用户风险意识的缺失

    然而,比车辆性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更可怕的是,很多用户根本没有意识到车轮上的风险隐患。就拿轮胎来说,顶级性能胎的速度等级差异极大。以同样的P ZERO轮胎为例,后缀为H和Y的载速就相差90km/h。很多时候,在失控的边缘,车主还浑然不知,错误地认为轮胎仍能承受当前的速度。这种风险意识的缺失,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硬核建议保障安全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为了有效避免因车辆高速行驶带来的悲剧,我们给出以下硬核建议:

    驾驶记录关联模式

    建立驾驶记录与车辆模式的关联机制。对于多次超速的行为,启动“安全茧房模式”,限制车辆的性能输出,强制降低车速,以此来约束车主的危险驾驶行为。

    智能监管与教育

    在车机系统中强制推送安全课程考试模块,通过智能监管的方式,让车主及时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只有让车主真正认识到高速行驶的危害,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危险驾驶行为的发生。

    科技的进步无疑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我们不能让追求极速的快感演变成一场场悲剧,唯有合理利用科技,加强安全监管,才能让出行更加安全、美好。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