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一场硬仗

最近蔚来挺热闹,不是新车发布,也不是销量大涨,而是内部“精打细算”,各种猜测和质疑跟着来了。李斌在北京开会回应了高成本运营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咱们看看。
高成本运营,是问题还是定位?
外界主要质疑蔚来运营成本高。王府井旗舰店4000万租金,8万的咖啡机,300块一瓶洗手液……这些数字,让人觉得蔚来太奢侈。北京牛屋日均不足十人,运营效率也受质疑。这些背后是豪华品牌定位,还是管理问题?也许两者都有。
李斌回应:精打细算,不牺牲用户体验
李斌承认要“精打细算”,但不会牺牲产品和用户体验。“我们降本,有底线,”秦力洪补充说,“不做坑蒙拐骗的事。” 关于300元洗手液,秦力洪解释说那是以前用的,现在换成NIO Life品牌的。4000万租金,李斌否认了,说愿意转租。他还说牛屋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会轻易关。
高管离职,是调整还是危机?
蔚来高管团队规模也受质疑,26位副总裁,比传统车企多很多。李斌回应说,过去十年20多位VP离职,大部分是公司主动调整,原因包括个人不适应和战略调整。秦力洪还说,合规部门去年处理了100多起调查案件。具体原因不明,但高管频繁变动,让人担心蔚来的未来。
降本增效措施,能走多远?
李斌分享了一些降本增效措施:芯片集成设计省1-1.5万/车;电池成本下降,每个电池包省3000-5000元;规模效应降低整车成本;重点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这些措施效果如何?能不能达到预期?现在还不好说,毕竟降本增效说易行难。
2025年四季度盈利,挑战巨大
李斌重申了2025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这目标很有挑战性,也是蔚来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这需要成本控制,也需要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蔚来能不能盈利,值得期待,这不仅关系到蔚来,也关系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我们怎么看蔚来的“精打细算”?
蔚来的“精打细算”既是应对压力,也是自身发展需求。这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发展中的挑战。我们要理性看待蔚来的转型,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度悲观。希望蔚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你的看法?
关于蔚来的“精打细算”,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