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氪等多家媒体报道,这家以纯电技术著称的新势力正秘密打造至少5款增程车型,首款基于X9平台的增程车或将于今年四季度亮相,这意味着小鹏将打破坚守7年的纯电路线,向市场妥协的战略转型引发行业地震。
产品图谱意外泄露
记者从供应链独家获得的文件显示,小鹏的增程布局远比外界想象激进:除已曝光的X9增程版外,P7、G6的增程车型正在襄阳试制中心进行冬季测试;基于全新F平台的中大型SUV计划2025年Q2发布,直指理想L8;更有面向欧洲市场的H平台增程轿车,续航标定突破1200km。宁德时代内部人士透露,小鹏已锁定40万套增程专用电池包产能,这与其2023年纯电车型总交付量相当。
技术路线的生死抉择
面对传闻,小鹏副总裁陈永海在微博的回应耐人寻味:"超电技术(增程式)的应用会综合考虑全球市场差异。"这番表态被业界解读为战略摇摆的官方印证。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招聘官网突然新增87个增程系统工程师岗位,月薪最高开到8万元,而理想汽车同期被曝出有工程师带团队集体跳槽。
市场倒逼的残酷现实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增程车销量同比暴涨213%,占据新能源市场28%份额。在深圳某小鹏体验店,销售顾问向记者坦言:"每天都有客户问有没有增程版,G9因为只有纯电流失了三成潜客。"更让管理层焦虑的是,竞品问界新M7单月交付突破2.5万辆,其中增程版本占比高达82%。
战略转型的三重困境
行业分析师张翔指出小鹏面临生死考验:首先是技术储备,其800V高压平台与增程系统的兼容性尚待验证;其次是品牌认知,从"纯电技术流"转向"双路线"可能稀释核心竞争力;最棘手的是资金压力,研发增程系统需追加至少20亿投入,这对连续两个季度亏损超15亿的小鹏堪称豪赌。
全球棋局的暗战
在德国慕尼黑设计中心,小鹏工程师正为欧洲版增程车适配甲醇燃料系统。这种"一车双策"的布局凸显其全球化野心——用增程车打开油车主导的海外市场,同时在国内维持纯电高端形象。但前宝马高管、现小鹏欧洲总裁亚历山大·克洛泽警告:"欧盟正酝酿对增程车征收碳排放附加费,这可能让技术优势化为乌有。"
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战略转向中,小鹏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资本神经。美银证券最新报告将小鹏目标股价下调12%,理由是"技术路线混乱可能引发投资者信心危机"。而蔚来创始人李斌在采访中意味深长地表示:"专注才能穿越周期。"或许正如广州某供应链大会上流传的那句话:"当技术理想主义向商业现实低头时,没有谁是不可改变的。"小鹏的这次转身,注定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分水岭时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