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交付15辆车融资1亿美元:贾跃亭的造车故事为何总有人买单?

    日月兴辰头像日月兴辰头像
    日月兴辰03-26

    一家累计交付仅15辆车的车企,在半年内连续三次拿到融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

    看似扯淡,但正是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FF)真实发生的事情。

    近日,贾跃亭宣布FF获得4100万美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第二品牌FX的首款车型FX6量产。

    此前,法拉第未来(FF)已在2024年9月、12月分别融资3000万美元。

    而支撑投资人信心的,是贾跃亭口中“两倍性能、一半价格”的FX6原型车,以及一份永远在追赶的时间表。

    时间倒回2024年4月30日。

    彼时的FF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贾跃亭的造车梦似乎走到悬崖边缘。

    但五个月后,2024年9月,FF宣布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同时披露贾跃亭的年薪从45万美元涨至68万美元;

    三个月后的12月,又一笔3000万美元到账;

    2025年开年,第三笔4100万美元融资接踵而至。

    半年三次输血,让这家成立11年、累计亏损超40亿美元的公司,再度获得续命机会。

    融资公告中反复出现的“FX品牌”,成为贾跃亭的新赌注。

    据其描述,FX6将实现“两倍于同级车型的性能,价格却砍半”。

    2025年初,两辆FX6伪装测试车运抵洛杉矶总部,贾跃亭与工程师团队试驾后称“感受非常出色”。

    但行业观察者对此持怀疑态度,FF首款车型FF91自2023年交付以来,仅卖出15辆,且多次因软件故障被用户投诉。

    如今FX6承诺的性能与成本控制,尚未经过第三方验证。

    更令人费解的是资本市场的态度。三次融资均未披露具体投资方,仅模糊表述为“战略投资者”。

    公开信息显示,FF的融资多通过可转换票据或股权质押完成,这类融资往往附带高息或对赌条款。

    以2024年9月的3000万美元融资为例,FF向投资机构Yorkville Advisors发行了年息15%的可转债,若股价持续低迷,债权人可能要求提前兑付。

    传统资本已失去耐心,FF只能依靠高风险资金维系运转,无异于饮鸩止渴。

    2024年,贾跃亭一边涨薪50%,一边召回初创元老Jerry Wang担任全球总裁,试图重塑团队信心。

    但,截至2025年3月,FF账面现金仅够维持六个月运营,而FX6的量产至少需要2亿美元资金。

    即便新融资到位,1.01亿美元也仅能覆盖研发与测试,距离大规模量产仍有巨大缺口。

    回看FF的融资史,一条清晰的路径浮现:用新故事掩盖旧困境。

    2017年,贾跃亭以“颠覆特斯拉”为旗号融资10亿美元;

    2021年借壳上市时,宣称年产能将达1万辆;

    如今FX品牌的故事,不过是同一套剧本的续集。

    区别在于,这一次赌注的筹码更少、时间更紧,FF必须在2025年底交付FX6,否则可能彻底失去资本市场的最后耐心。

    对于贾跃亭而言,从乐视到FF,他始终擅长在资金链断裂前找到新故事:

    当FF91陷入交付危机,FX品牌及时登场;

    当投资者质疑高管流失,初创老将Jerry Wang高调回归。

    这种“问题-解决方案”的循环叙事,构成了独特的融资逻辑:

    不需要证明成功,只需要证明“还能试一次”。

    眼下,所有压力聚焦于FX6的量产倒计时。按照计划,这款车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下线,

    但FF至今未公布具体工厂选址、供应链伙伴或预售订单。

    汽车行业规律显示,一款新车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3年,而FX6从立项到宣称量产仅用18个月。

    若这次赌局失败,FF的故事或许真的到了终章。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