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哪吒汽车宣布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额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供应商参与其中。

根据协议,供应商70%的债务将转为哪吒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剩余30%则以无息分期形式从今年5月起分15个月偿还。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哪吒汽车化解债务、推动复产的关键一步。
近半年,哪吒汽车因资金链问题频繁被曝拖欠供应商款项。黑猫平台数据显示,近期关于“哪吒汽车+维修”的投诉量激增,超九成用户反映4S店无法提供原厂配件,消费者被迫“无限期等待”。
此次债转股协议,本质上是将债务压力转化为股权合作,既降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也绑定供应商利益以稳定供应链。

不过,有供应商私下表示,接受债转股实属无奈:“哪吒目前资不抵债,只能赌新一轮融资成功。”根据规划,哪吒计划通过E轮融资引入40亿-45亿元资金,但若融资款优先用于还债,实际经营输血效果有限。

国内市场的收缩与海外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1. 直营体系“大撤退”:深圳成为首个直营店清零的城市,宝安、龙岗门店相继关闭,仅保留经销商渠道且无现车交付。苏州、重庆等地用户也收到关店通知,部分销售人员转投其他品牌,二手车市场甚至出现“半价甩卖”。
2. 押注东南亚市场:
泰国成为战略重心:哪吒计划7月启动哪吒X的本地化生产,并与泰国代工企业BGAC签署5年合作协议,目标将泰国工厂的出口产能提升至50%。
借政策窗口抢滩:泰国“EV3.5”政策要求2026年进口电动车本地化生产比例翻倍,哪吒通过代工模式规避风险。
价格优势明显:国内售价8万-12万元的车型,在泰国可卖到20万元,利润空间更大。

尽管东南亚市场增长潜力大(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仅3.8%,预计2028年达19%),但哪吒的扩张策略存在隐忧:
技术短板:依赖代工模式可能导致品控风险,且缺乏核心技术的低价策略易陷入“内卷复刻”。
巨头围剿:比亚迪、广汽昊铂已在泰国建厂,奇瑞工厂也将于2025年投产。哪吒若无法在7月实现哪吒X量产,恐被挤出市场。

结语
债转股为哪吒争取了喘息时间,但核心问题未解——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同时重启国内生产、开拓海外市场?若新融资未能到位,供应商从“债主”变“股东”后,耐心能维持多久?对消费者而言,更现实的考量或许是:买车后配件断供怎么办?这些问题,哪吒需要给出比口号更扎实的答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