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星越L逆袭背后,国产燃油车凭什么掀翻合资霸权?

    率真熊猫Zic头像率真熊猫Zic头像
    率真熊猫Zic03-25

    大家好,一个在汽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自媒体人。最近看到吉利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的销量数据,实在忍不住想和大家唠唠:在新能源车狂飙突进的2025年,这款燃油SUV居然能月销近3万台,直接干翻特斯拉Model Y,这事儿到底靠啥?今天咱们不聊情怀,就扒干货,看看国产车到底是怎么把合资车按在地上摩擦的。

    一、销量神话:燃油车没落?星越L用数据打脸

    2025年1月,星越L以29,434辆的销量登顶SUV市场榜首,把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PLUS DM-i这些新能源爆款甩在身后。更夸张的是,它连续多月蝉联A级燃油SUV全品牌销冠,上市38个月累计销量突破52万辆,平均每月卖出一万多台。

    数据对比更扎心:

    同价位合资车CR-V、RAV4月销才1万多台,星越L直接翻倍;

    对比国产竞品长安CS75 PLUS、哈弗H6,星越L全系2.0T+8AT,零百加速快1.5秒,三联屏+AR-HUD配置碾压同级;

    顶配落地价约16万,比BBA同级别车型便宜40%以上,却标配沃尔沃同源安全基因(CMA架构、79%高强度钢)。

    用户实测更真实:

    杭州一位95后程序员说:“星越L的L2辅助驾驶系统让我跑高速比开特斯拉还省心!”哈尔滨的退休教师王先生换购后感叹:“2.0T发动机超车底气足,隔音比奥迪Q5还好!”这些案例说明:星越L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用户痛点。

    二、用户画像:四类人撑起“国民神车”

    星越L的销量密码,藏在用户群体的多样性里。根据数据,它的车主主要分为四类人:

    三四线城市务实家庭(60%)

    预算12-15万,看重“大空间+高配置”。河南一位车主直言:“CR-V同价位只能买布座椅,星越L直接配真皮按摩座椅!”这种“降维打击”,让合资车在配置上毫无还手之力。

    科技控(40%)

    95后群体占比高,被三联屏、8155芯片吸引。杭州程序员实测:“L2辅助驾驶在拥堵路段能自动跟车,比新势力车机更懂中国路况!”

    燃油车忠实拥趸(40%)

    从CR-V、RAV4转投的车主,认可其238马力2.0T发动机和沃尔沃安全基因。武汉车主试驾后当场转单:“底盘调校比途观L更稳,麋鹿测试79km/h,国产车能做到这点不容易!”

    摇摆用户(网约车司机等)

    选择油混版,看重“5分钟加油 vs 1小时充电”。一位司机算账:“亏电油耗4.3L/100km,实际落地价比纯电车省5万,充电条件不足的城郊用户根本没法拒绝!”

    我的观点:星越L的胜利,本质是“用BBA 60%的价格,提供120%的体验”。它精准抓住了中国消费者“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心理,让三四线城市用户也能开上“小沃尔沃”。

    三、核心优势:越级配置碾压同级

    为什么星越L能成为“燃油车逆袭样本”?答案藏在三大越级配置里:

    动力性能:2.0T+8AT,国产车天花板

    高功版238马力/350N·m,零百加速7.7秒,麋鹿测试79km/h,直接对标豪华品牌。实测高速油耗6.5-7.5L/100km,满载开空调一箱油跑800公里,动力和续航兼得。

    空间体验:中型SUV尺寸,紧凑型价格

    2845mm轴距+562L后备箱,后排腿部空间超两拳,装下儿童安全座椅后大人也能翘二郎腿。河南车主实测:“一家五口出行,行李箱还能塞下4个28寸行李箱+婴儿车。”

    智能化:L2辅助驾驶+整车FOTA

    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支持远程升级。杭州科技博主评价:“车机流畅度比新势力差了点,但功能实用性完胜,AR-HUD导航比手机更直观!”

    争议点:油耗偏高(市区9-12L/100km)、车机偶发卡顿、悬挂偏硬,但72%车主接受“高油耗换强动力”的交易。星辰认为,这恰恰证明国产车已从“配置堆砌”进化到“精准取舍”——在动力、空间、安全上死磕,细节短板逐步优化。

    四、行业启示:燃油车逆袭的底层逻辑

    星越L的成功,给国产车转型提供了范本:

    技术自信:不妥协“三大件”

    沃尔沃Drive-E发动机、CMA架构、8AT变速箱,这些曾被视为合资车专属的技术,被吉利玩出了花。某汽车工程师坦言:“国产车终于明白,燃油车要赢,必须先赢过自己人。”

    用户思维:从“我造什么”到“你要什么”

    吉利通过“星享体验官”收集用户反馈,甚至让高管在发布会上给用户当配角。这种“用户共创”模式,让星越L的配置更贴合真实需求(如标配座椅按摩、取消鸡肋配置)。

    场景化设计:新能源时代的差异化竞争

    面对充电焦虑,油混版亏电油耗仅4.3L;北方用户需要四驱,高配版直接配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星辰认为,燃油车不必和新能源硬碰硬,找到差异化场景才是出路。

    五、未来展望:星越L能走多远?

    尽管星越L目前风光无限,但挑战依然存在:

    竞品冲击: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平权策略,可能分流部分用户;

    技术迭代:8155芯片已非旗舰,车机卡顿问题亟待解决;

    混动缺失:用户期待推出混动版,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

    但我认为,只要吉利保持“越级配置+精准定价”策略,星越L完全有可能成为燃油车市场的常青树。毕竟,在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今天,还有30%用户需要一台靠谱的燃油车——而星越L,就是目前最优选。


    结语:

    星越L的逆袭,不是国产车的胜利,而是“产品力至上”原则的胜利。它证明:燃油车没落?不,是低配高价车该淘汰了。未来,国产车若能继续在核心技术、用户体验、场景化设计上发力,谁说不能在新能源时代再掀风暴?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