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行业整体迈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际,极氪科技集团正通过“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双品牌战略,构建起覆盖15万至80万元价格区间、贯穿纯电与混动、融合技术与体验的高端豪华新能源体系。随着2024年年报的披露,这家新组建的科技车企以1138.9亿元的全年营收、50万辆的年交付量,以及整车毛利率连续四季度增长的成绩,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以极氪和领克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加速走向中国“BBA”在新能源时代的现实成型。

双品牌协同定位,锚定中国高端新能源突破口
极氪与领克在战略定位上的互补,构成了极氪科技集团品牌体系的核心逻辑。
极氪品牌明确走“科技豪华”路线,产品集中在中大型区间,聚焦30万元以上纯电和电混市场,主打智能化、高性能与豪华质感。其平均售价已达到近30万元,标志着其已成功跻身中国豪华新能源第一阵营。极氪001、009家族、7X等车型持续热销,构建起完整的高端纯电产品矩阵。
相较之下,领克则走横向拓宽策略,目标是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持续扩张,以EM-P插混技术为基础,强化运动、潮流、性能等品牌标签。2024年领克全年销量超2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58%,成功在主流合资价格带完成品牌上攻。
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不仅拥有完整的产品覆盖区间,也在技术平台、供应链、渠道及管理体系上实现深度协同,支撑其年销百万辆的中长期目标逐步落地。
新能源BBA格局初显,中国品牌进入豪华“竞位战”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全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市场渗透率连续多月超过50%。尤其混动赛道快速走强,大型混动SUV市场增速显著。在这一背景下,传统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普遍下滑:宝马同比下降13.4%,奥迪下降10.9%,奔驰也出现7%的收缩。高端市场正处于结构性重塑的临界点。
极氪科技集团此时快速完成品牌整合并实现销量、营收与盈利的三线突破,成为新能源时代新一代“BBA”代表的最有力候选者。其50万辆年销规模,接近传统豪华品牌的体量门槛。按照其2025年71万辆的销量目标推算,极氪集团在两年内跻身全球高端车企第一梯队已具备现实可能。
技术与产品并进,构筑新能源高端护城河
以自研为核心的技术能力是极氪科技集团构筑长期壁垒的关键变量。2024年集团研发投入达97.2亿元,成为国内少数能同时自研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全栈科技车企。
其中,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在2025年3月最新发布了G-AES障碍避让、车位到车位路径规划、L3级架构三大成果。即将在极氪9X光辉车型量产落地,成为首批落地L3智驾能力的中国车企之一。
智能座舱方面,极氪自研AI大模型KR AI已实现与高通8295平台深度适配,推动“千人千面”的舱内体验。相关技术正在与领克900同步融合,为集团旗下车型带来更高水准的智舱体验。

从本土领先走向全球破圈,中国品牌全球BBA雏形初显
除了国内市场突破,极氪科技集团正在加速全球化进程。截至2025年2月底,集团已进入超过60个国家市场,累计海外销量近10万辆,海外门店超过100家。极氪009在香港市场成为销量榜首的MPV,领克连续三年成为欧洲市场4万欧元以上单车均价中国品牌第一。
集团计划2025年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10%,全年71万辆销量中有超过7万辆来自海外。为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将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组建统一的销售公司与准入机制,两个品牌的全球团队资源将深度融合,提升海外扩张效率。
在技术出海层面,极氪在CES 2025上发布四大出海战略,涵盖智能驾驶、智舱、800V快充与平台架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极氪为Waymo定制开发的纯电车型RT即将在美国交付,成为首个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新能源品牌车型,标志性意义凸显。
服务生态与补能体系构建长效能力
在补能体系方面,极氪已自建1500座充电站,其中800V极充站超过800座,极充桩数量突破4000根,位居行业前列。2025年将拓展至2000座站点与6000根充电桩,形成从整车到服务的生态闭环。
此外,极氪计划在全球范围落地兆瓦级充电桩,加快对高端纯电出行需求的服务匹配。通过三电系统、快充网络与智能补能的深度联动,形成覆盖中高端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能源体系。
新能源高端市场换代时刻已至,中国品牌竞逐全球新BBA
在传统豪华品牌增长趋缓、新能源结构性扩容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正在抓住换代窗口重新划分高端市场秩序。极氪科技集团通过极氪与领克“双线作战”的品牌架构,从产品维度、技术能力到出海成果,已初步建立起面向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力。

从销量增长到品牌认知,从国内豪华赛道突围到全球市场占位,极氪科技集团正在以实绩回应外界对“中国BBA”的期待。在全球高端新能源汽车重构的大幕之下,中国品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窗口。谁能在这场结构性变革中成为定义者,将不仅决定企业的未来,也将影响全球汽车格局的走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