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纯电动、增程的洗礼之后,我发现自己认识车那么多年,也是土鳖之一,不是土鳖也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贬义地去形容呢?之前2022年那会儿,我南方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台一汽奥迪e-tron,纯电动的,满电续航也就350-360公里,电耗在20大几小30的幅度,电池容量已经在90多度接近100度了。
那会儿,我非常抗拒这种低续航的纯电动车,奥迪e-tron的操控是非常地好,不亚于一台轿车的操控,虽然空间不算大,但凑合用,就是当做一台Q5用,但底盘比得上Q7这些,舒服有韧性,并且操控很好。40多万买台奥迪e-tron,那会儿就是冲着这个奥迪标,可以说,当时选个理想L9完全足够。
汽车作为一个消费品,它又是一个消耗品,基本上不开也是损耗,但它可以让你认知到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人生的认知,让你不至于成为一个井底之蛙。
2022至2024年这段时间,我都比较向往插电式油电混合和增程式,因为抗拒纯电动续航所带来的焦虑感,市区道路行驶完全不成问题,因为市区行驶就是短途通勤,并不会造成什么焦虑。但是一旦上高速,长途长距离出行,这种低续航的纯电动就会有里程焦虑,基本我都很少跟身边朋友推荐过纯电动,试问买纯电动和增程的,有几个车主天天跑高速长距离出行的呢?
2024年12月,顶着压力自己买了人生第一辆纯电汽车奥迪Q5e-tron,身边的朋友、亲戚都很不解,反对。认为新能源不适合高原地区,一方面昼夜温差大,冬季较寒冷。而且可能是传统观念原因,从心底里认为燃油车才是根本。新能源使用年限太短......等等。但我觉得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自己本身就有两辆燃油车,一辆手动挡,一辆自动挡。抛开传统思想,开个新能源自己感受一下日常上下班也挺好。后面跑了一段西宁到兰州的长途长距离出行,在家对面的充电站充了一半电,时间紧张就开始上高速,仪表盘显示纯电续航230km,以120km/h左右的速度跑着的,全程400km出头点,中途在服务区补了半小时电,一路上就感受到了纯电优先的美感,因为安静而舒服,不像燃油车发动机声音很大。





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电车的相对来说要少,身边的朋友说增程车就是背着个充电宝(增程器)出行,买了增程车的很多用户都是能充电就尽量充电,因为耐不住电费价格低的诱惑,但跑长途,增程车这种低纯电续航,充电确实麻烦,等待的时间也不短,用户体验感欠佳。
这会儿,我也理解了理想汽车为什么会出Mega,而Mega为什么会是纯电动,很可能Mega的很多用户是理想L789升级过来,这只是我的猜想。但有点可以说的是,Mega的价格也不便宜。小鹏X9和极氪009这两个纯电动MPV都卖得还不错,尤其是极氪009,虽然技术老旧了点。
也许纯电动是增程车、插电式油电混合的升级,也可以说燃油车过渡到纯电动需要尝试一下增程车、插电式油电混合。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推进,纯电动加入大电池都能有500-600km以上的续航,这点在跑四五百公里的长途完全没有续航焦虑,轻轻松松的,中途还不用补能,到终点吃个饭再慢慢给车子补能都没问题,虽然在青海充电桩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有些州县还无法使用,但在我们居住的西宁这个地区来说,充电不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充电站随处可见,而且价格还挺便宜,均价5毛多。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开习惯了燃油车,在去接受新的东西有些难以接受。但我觉得新能源纵有万千不好,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再此声明,本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所以在新能源选择方面,增程式适不适用于很多家庭,还需要观望,我感觉纯电动会是更多家庭买智能车的首选推荐,又或者是油耗低的插电式油电混合,这两个都是比较低能耗的选择之一。
#买车是否需要“一步到位” #你买车会听别人建议吗 #能耗记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