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DeepSeek分析:新能源能替代燃油?燃油车是否面临停产?

    s幽魂头像s幽魂头像
    s幽魂03-24

    一、新能源替代趋势的进展与局限

    1.市场渗透率波动显示替代非直线

    尽管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突破35%-40%(中国、欧洲超50%),但实际数据显示,2025年初新能源车渗透率从52.8%降至41.5%,燃油车份额逆势回升。这表明替代进程受短期因素(如冬季续航问题、充电设施不足)影响显著,尤其北方地区燃油车“加油3分钟,续航600公里”的硬需求仍不可替代。

    2.技术博弈:新能源突破 vs 燃油车进化

    新能源车在续航(主流车型超600公里)、充电效率(10分钟补能280公里)和智能化(自动驾驶、OTA升级)方面已形成代际优势。然而,燃油车通过混动技术(如比亚迪DM-i、丰田THS)将油耗降至3L/100km,并搭载高阶智驾系统(如一汽大众探岳(图片|配置|询价)L),模糊了与新能源车的技术边界。

    3.政策导向分化:禁售 vs 共存

    欧盟、挪威等设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但中国未采取“一刀切”政策,转而推动燃油车技术升级(如48V轻混系统)。海南等地的禁售政策仅针对细分领域,全国范围燃油车仍可销售。

    二、燃油车停产的可能性分析

    1.车企战略调整:局部停产而非全面消失

    奥迪计划2026年停产燃油车,本田2027年停止在华投放燃油车型,但这些决策集中于增量市场。全球超12亿辆燃油车存量及供应链(如发动机、变速箱产业)仍支撑其持续生产,预计2050年前燃油车不会完全消失。

    2.特殊场景需求延续生存空间

    商用车(如长途货运)、极端环境作业(高寒/偏远地区)及出口市场(占中国汽车出口60%)仍依赖燃油车。合成燃料(如保时捷eFuel)的研发为内燃机提供环保转型路径,延缓淘汰进程。

    三、DeepSeek综合预测

    短期(2025-2035年): 新能源车主导新增市场(尤其10万级经济车型5),燃油车通过混动技术、存量市场及特殊需求维持份额,形成“电车增量+油车存量”格局。

    长期(2050年): 燃油车可能退守至小众领域(如收藏车、特种车辆),但全面停产需依赖电池技术突破(如固态电池量产)、全球电网改造及能源结构转型。

    结论:新能源汽车正在替代燃油车的增量市场,但燃油车凭借技术升级和场景不可替代性,短期内不会全面停产。两者的竞争将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多维演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