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奇瑞公布了自主研发的猎鹰智驾系统。从技术演进趋势来看,奇瑞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从而避开了与其它品牌在城市高阶智驾领域的正面竞争。
在行业普遍将高阶智驾与新能源车型捆绑时,奇瑞通过架构创新实现了“油电平权”,让低价油车也能享受智驾乐趣。例如艾瑞泽 8 燃油版车型,在 12 万元价位段就配备了记忆领航功能。这背后是对端到端大模型的深度优化,将感知决策系统对硬件算力的需求降低了 40%,使传统燃油车电子架构能承载智能驾驶功能。相比之下,其它品牌智驾仍高度依赖高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组合,虽保证了性能上限,但也将应用范围局限在 30 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
奇瑞的务实策略既控制了成本,又为后续升级预留了空间。其它品牌坚持的“重感知”路线在理论上更具前瞻性,但面临硬件成本与算法复杂度的双重挑战。当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量产落地时,奇瑞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之道更能满足主流市场需求。
奇瑞的猎鹰智驾系统与其它品牌智驾系统在关键维度上展现出独特价值。
场景适应性方面:除了城市道路及高速场外,奇瑞的“猎鹰智驾 Off-Road”系统在沙漠穿越测试中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动态路径规划能力,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异构融合,能识别常规障碍物,还能对沙丘坡度、车辙深度等越野特有问题建模。在阿拉善实测中,该系统实现了 95%以上的路线自主通过率,而其它品牌的系统尚未推出针对非铺装路面的完整解决方案。
复杂交通场景中:面对突然横穿马路的电动车,猎鹰系统在 90km/h 时速下的避让成功率达到 98.7%。其它品牌虽通过 GOD 网络实现了对异形障碍物的识别,但在针对性场景优化上公开数据相对有限。
全球化布局方面:依托奇瑞在海外市场的深耕,猎鹰系统从研发初期就植入了多地域适配基因。在慕尼黑建立的测试中心专门攻克欧洲特有的交通场景,如无标识环岛通行算法,这种本地化能力让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在巴西能自动识别牛群穿越,在中东能抵抗 50℃高温对传感器的干扰。而其它品牌智驾虽技术先进,但数据训练主要基于中国市场,在应对海外市场长尾问题时需要更长适应周期。
目前,其它品牌的智驾系统依然保持着领先优势,但奇瑞具备技术后发优势。未来智能驾驶的竞争,或许会演变为“全域覆盖”与“单点突破”两种路线的长期并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