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老姐们,我是老罗,咱们广西老乡里玩床车自驾游最野的那个!今儿咱们不聊改装不聊风景,来说说那些在外地遭遇"碰瓷"的糟心事儿。上周在云南服务区歇脚时,遇到个北京来的老哥蹲在车边抹眼泪,说是刚被讹了五千块。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在风里抖啊抖的,我这心里头就跟压了块石头似的。今儿个咱们就好好唠唠这防"碰瓷"的门道,保准让那些不正经的碰瓷党碰一鼻子灰!

异地遇"碰瓷"为啥专挑咱们退休族?
您可别小看这帮碰瓷的,他们比导航还精!专挑咱们这些外地车牌、看着面善的退休族下手。为啥?一是知道咱们赶时间,二是觉得咱们怕麻烦,三是瞅准了咱们有退休金。去年我在贵州镇远古镇就遇到过这么一出,当时我车刚转过弯,突然窜出个拄拐杖的老汉往车尾一靠,那演技比春晚小品还浮夸。
经过无数次的熬夜,朦胧的老花镜片擦了又擦,终于总结出下面这三个防碰瓷大招。
第一招:稳住方向盘更要稳住心态
记得那次在川西草原,后视镜里瞄见个穿花衬衫的突然往我车屁股贴。当时我这心跳得比高原反应还快,但还是硬逼着自己做了三个深呼吸。先看仪表盘,车速才20迈;再摸方向盘,压根没感觉到震动;最后瞟了眼后视镜,好家伙,那人摔倒的姿势跟跳街舞似的。这三点一合计,心里就有底了——九成九是碰瓷的!
老司机支招:
1. 别急着下车,先锁好门窗观察环境。
2. 打开手机录像功能对着车外拍。
3. 回忆事故发生前有没有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减速的车辆、路边晃悠的闲人)。
第二招:医院交警两手抓,碰瓷的立马现原形
前年带老伴去桂林阳朔,在月亮山附近被个抱孩子的妇女缠上。当时围观的"热心群众"七嘴八舌劝我私了,我偏不!直接打122报警,坚持要送县医院检查。您猜怎么着?那女的听说要做全身CT,抱着孩子跑得比刘翔还快。后来交警同志跟我说,那片区两个月抓了三个碰瓷团伙。

处理要点:
1. 哪怕对方只是蹭破油皮也要坚持做正规检查。
2. 现场等交警来之前别挪车(记得打开双闪放警示牌)。
3. 找目击证人要联系方式,现在智能手机都有录像功能。
第三招:宁可多费事,绝不掏腰包
去年在海南环岛公路,碰上个"专业团队"。先是辆本地车突然急刹,逼得我急打方向,接着就有人扑到车侧面。对方开口就要三万,还说"不给钱就扣车"。我愣是顶着大太阳跟他们在交警队耗了五个小时,最后调出行车记录仪一看,对方全露馅儿了。虽然耽误了行程,但省下的钱够带老伴吃十顿海鲜大餐!
防碰瓷装备清单:
- 前后双录行车记录仪(带夜视功能)。
- 车载充电宝(保证手机随时有电)。
- 当地交警队和医院电话存手机。
- 车贴标语:"全程录像中,碰瓷请绕道"。
特别提醒:
1. 碰瓷的专挑这些地段:加油站出口、景区停车场、城乡结合部。
2. 警惕这些"演员":抱小孩的、拄拐杖的、穿校服的。
3. 遇到"好心调解人"别轻信,八成是托儿。
说到这儿,想起去年在西藏碰上的真事儿。老张头开着他的改装床车去珠峰大本营,在日喀则被个藏族小伙"碰瓷"。结果您猜怎么着?人家小伙是真摔了,老张带他去医院检查,俩人后来成了忘年交,现在每年都约着一起跑川藏线。所以说啊,咱们既要防着坏人,也不能寒了好人的心。

最后跟大伙儿掏心窝子说句话: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该玩的玩,该乐的乐,记住咱们老司机有三宝——记录仪、报警电话、不私了。下回再遇上碰瓷的,您就笑眯眯跟他说:"老弟,我行车记录仪带云存储的,要不咱们派出所看回放去?"
退休的老哥老姐们,要是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呗!收藏起来免得以后想去自驾游了找不着,要是能帮我分享转发给更多喜欢旅游的退休朋友,那就更好了!
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不构成专业建议,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人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