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上世纪日本车企靠着发动机技术横扫全球的时候,估计没人能想到四十年后汽车行业的牌桌会被掀翻。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新能源赛道上,中日两国的角色彻底调了个个儿。日本手握固态电池专利1300多项,砸下965亿搞研发,结果量产计划从2025年拖到2030年,反观中国车企长安汽车直接放话2027年就要让全固态电池上路。更魔幻的是,当年喊着“中国电车是破铜烂铁”的丰田章男,自己偷偷摸摸布局新能源十几年。这年头,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挺诚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在固态电池上栽的跟头,活脱脱就是一部“科技宅男创业失败史”。明明2012年就开始搞新能源专利,砸的钱能堆成富士山,结果硬生生卡在材料成本上。一块电池贵过一辆蔚来ET5,消费者又不是冤大头,谁肯掏腰包?反观中国车企,半固态电池先顶上,6分钟快充、1200公里续航的技术直接甩市场脸上。宁德时代搞出凝聚态电池,智己L6(图片|配置|询价)和广汽昊铂的全固态产线都开始冒烟了。日本人还在实验室里磨洋工,中国人已经开着铲车往工地上运设备了。
生物科技这出戏更精彩。日本抗老产品卖两万一瓶,价格比茅台还离谱,转头就被中国TimeShop用生物酶法捅了老窝。成本砍掉95%,纯度飙到99.9%,京东上十万大爷大妈连夜拼手速。这场景像极了当年智能手机大战——诺基亚还在研究怎么把按键做得更耐磨,苹果已经掏出块玻璃板子。现在“倍御粒”借着Lazada冲进全球市场,日本企业怕是要抱着传统提取工艺哭晕在厕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扎心的是数据对比。日本车企巅峰时期全球产量破千万,在美份额超20%,如今新能源车全球市场70.4%被中国包圆,3100万辆国产电车满街跑。当年靠内燃机称王称霸的日系车,现在看着比亚迪的销量报表估计手都在抖。《日本经济新闻》那句“日本已经落后中国”,听着像是认输宣言。可你说日本人真甘心吗?丰田砸1.5万亿搞研发,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冲到500Wh/kg,这数据放五年前能吓死一片。问题是中国车企压根不给对手喘气的机会,你刚掏出理论参数,我量产车都开下流水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尾总结:
这场科技赛跑像极了龟兔赛跑的现代版——只不过这次兔子没睡觉,反倒被乌龟装了火箭推进器。日本守着固态电池这棵“技术大树”拼命施肥,中国直接开推土机造了片森林。当长安汽车宣布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时,隔壁日本研究院的咖啡怕是凉得透透的。倒想问日本企业一句:您那2030年的量产计划...确定不再提前点儿?
作者声明:本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