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化与续航能力
新能源车接受度提升:政策补贴、环保意识增强及充电设施完善推动电动车需求增长。消费者尤其关注续航里程(如600公里以上成主流)和充电便利性(快充技术、充电桩密度)。
电池安全与寿命: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对比、电池质保政策(如终身保修)是决策关键。
案例: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EV等车型因续航和充电网络优势受青睐。
2.智能化与科技配置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L2+级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成购车标配、高阶自动驾驶(如小鹏NGP、华为ADS)成差异化卖点。
车机交互体验:大屏、语音控制、OTA升级能力受重视,华为鸿蒙、蔚来NOMI等系统因流畅度与生态整合受关注。
数字化服务:手机APP远程控制(空调启动、车辆定位)、智能家居互联等功能增加吸引力。
3.经济性与成本考量
使用成本敏感度提高:油价波动促使消费者倾向电动车(电费低于燃油)或混动车型(如比亚迪DM-i)。一线城市用户尤其关注牌照成本(如上海燃油车牌照约10万元)。
保值率与维保成本:日系品牌(丰田、本
田)及部分电动车(特斯拉)因高保值率受关注,电池更换成本仍是电动车潜在顾虑。
购车金融方案:零首付、低利率分期政策(如蔚来BaaS电池租赁)降低购车门槛。
4.安全与健康
主被动安全配置:AEB紧急制动、车道保持、侧气囊等成基础需求,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影响购买决策。
。健康座舱:疫情后消费者更关注车内空
气净化(如CN95滤芯)、抗菌材料及甲醛排放标准(如沃尔沃Clean Zone技术)。
5.品牌与口碑
传统vS新势力:德系(BBA)、日系品牌靠口碑稳固市场、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以用户运营(如NIO House社群)和创新服务(换电模式)吸引年轻群体。
社交媒体影响:短视频平台(抖音、快
手)的测评内容及KOL推荐显著影响决策,如长城坦克300因“网红越野”标签热销。
6.设计个性化与空间实用性
颜值经济:跨界设计(如轿跑SUV)、贯穿式尾灯、隐藏门把手等元素受年轻人追捧。女性用户偏好Mini EV等小巧时尚车型。
家庭用户需求:二胎家庭倾向6/7座SUV
(如理想L9)、储物空间(后备箱容积、座椅灵活放倒)是重点考量。
7.政策与区域差异
限行限购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新能源车牌政策直接推动电动车销量。
地方补贴差异:部分城市提供额外购车补贴(如深圳新能源车最高2万元),影响消费者选择。
总结:核心趋势
技术驱动:电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不可逆趋势,车企需在续航、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持续创新。
体验优先:从“拥有车辆”转向“享受服务”,用户更看重全生命周期体验(如蔚来换电、特斯拉超充网络)。
细分市场崛起:女性用户、Z世代、家庭
用户等群体需求分化明显,定制化产品
(如五菱宏光MINI EV联名款)更易突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