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宝马联姻华为:一场传统豪强与科技巨头的“双向救赎”

    从车钥匙到全场景互联,华为生态如何赋能宝马?

    3月17日,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官宣合作,宣布将基于鸿蒙系统开发多项数字化服务,包括:

    1. BMW数字钥匙:华为手机用户年内可通过UWB或蓝牙技术解锁、启动车辆,告别传统车钥匙;

    2. HUAWEI HiCar深度集成:2026年起,新世代车型将支持华为手机与车机的无缝互联,实现导航、音乐等功能的投屏映射,媲美苹果CarPlay的便捷体验;

    3. MyBMW App鸿蒙原生开发:进一步优化远程控车、充电状态查看等功能,覆盖近25%的华为终端用户。

    合作虽未涉及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但华为的生态能力已为宝马的“智能座舱2.0”注入新活力。

    为何选择华为?宝马的“中年危机”与华为的“高端野心”

    宝马的困境:销量滑坡与智能化短板

    销量暴跌: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3.4%,第三季度跌幅高达29.8%;

    电动化迟缓:iX3等车型因设计缺陷被诟病,智能化水平落后于新势力;

    用户流失:高端消费者转向国产新能源,BBA“品牌光环”逐渐褪色。

    华为的算盘:生态扩张与高端市场渗透

    用户契合:华为手机用户中高端群体占比高,与宝马目标客群高度重叠;

    生态闭环:通过“人-车-家”全场景互联,巩固鸿蒙系统在智能终端领域的统治力;

    技术输出:以“不造车”战略规避竞争,专注成为车企的“超级供应商”。

    争议与挑战:灵魂之争?还是开放共赢?

    “出卖灵魂论”被夸大

    合作仅涉及应用生态,核心车机系统(如iDrive)仍由宝马自研,与苹果CarPlay逻辑类似;

    华为角色定位为“智能终端供应商”,而非车企主导者。

    技术整合难题

    宝马需平衡自主研发与外部依赖,避免技术路径被锁定;

    传统燃油车架构难以支撑高阶智驾,合作暂未触及自动驾驶领域。

    行业启示:BBA集体“投华”,汽车规则由中国改写?

    德系三强的“中国化”策略**:奥迪已搭载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奔驰S级引入HiCar技术,BBA全面拥抱中国科技企业;

    传统车企的转型样本:宝马从“硬件制造商”转向“出行服务商”,通过增值服务(如数字钥匙订阅)重构盈利模式;

    全球产业格局重塑:华为的生态赋能模式,正挑战特斯拉的垂直整合与丰田的供应链霸权,中国智造成为新规则制定者。

    未来展望:自动驾驶合作会来吗?

    尽管消费者期待华为ADS与鸿蒙座舱入驻宝马,但短期内可能性较低:

    技术主权:宝马坚持自研自动驾驶,视其为“灵魂”核心;

    燃油车限制:传统动力车型算力与电池难以支撑高阶智驾。

    然而,若双方在电动化新世代车型(如2026年HiCar搭载平台)中取得信任,合作或向纵深突破。


    宝马与华为的联姻,不仅是两个巨头的“双向救赎”,更是传统工业文明与数字科技的一次历史性握手。当“选择权回归用户”成为共识,汽车行业的竞争终将超越硬件参数,演变为生态与体验的终极对决。正如网友所言:“开宝马的不再只是‘土豪’,也可能是鸿蒙生态的忠实信徒。”

    (本文综合自腾讯新闻、观察者网等多方信源,更多深度分析可查看原文链接。)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