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聊得最多的就是比亚迪又整出个”大号汉”来了,媒体朋友私下都喊它”汉巨无霸”。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汉L那个1101马力的参数时,我直接愣住了——这是要跟啥干架?纯电那边,小米SU7 Max的673马力已经够离谱,汉L倒好,直接往上叠了400多匹,简直是往火锅里加双份辣椒面的架势。
先来说道说道这套动力系统。汉L纯电版分双电机和单电机,其中双电机版总功率810kW,合1101马力,前电机230kW,后电机580kW。我干这行快20年,实测过不少”千马”级别的超跑,这数据坦白讲已经到了让我脊背发凉的地步。零百加速2.7秒意味着啥?就是你刚喊完”卧槽”,已经从静止到了100了。
单电机后驱版本也有500kW (约680马力)的最大功率,这数值放在5年前妥妥是超跑级别。我07年刚入行时测过一台奔驰SL65 AMG,双涡轮V12,也就630马力,当时觉得那已经是上天了。现在家用车都敢标这个数,时代真是变了。

不过,功率这玩意儿就跟厨师刀工一样,快不是唯一标准。汉L更值得关注的是它那套1.5T增程系统。增程版用了1.5T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配上最高200kW的电机。这个组合有点意思,因为增程器大部分时间就跟老实的电厂一样,闷头发电不插手驾驶。实际开起来,这套系统的平顺性和即时响应能比不少日系纯混来得更”解渴”。
技术参数往往是厂家画的大饼,实际体验才是真刀真枪。去年我测过汉DM-i的低功率版本,那台车的动力响应逻辑就挺奇葩。低速时松开刹车,车辆会有一种”扑棱蛾子”式的顿挫感。希望汉L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就算数据上1101马力又怎样,给老百姓开起来磕磕绊绊也是白搭。
电池方面,纯电版配了83.2kWh电池组,CLTC续航有601公里和701公里两个版本。这数值嘛,打个八折差不多就是实际表现了。别笑,这已经是行业良心了,有些品牌的实际续航得打六折。至于增程版,纯电续航从135公里到170公里不等,实际应付城区通勤妥妥够用,跑长途靠增程,也算两全其美 。

说到尺寸,汉L这回是真长了不少,长宽高5050×1960×1505mm,轴距2970mm。等等,得纠正一下,其实不是”长了不少”,是已经大到让人有点费解了。我自己家车库就很难塞得下这庞然大物,地下停车场转弯那叫一个提心吊胆。但凡这车再长5厘米,估计就得划归”大客车”类别了。
内饰上总算有了点新意,用了竹木饰板,中控还融了宫殿屋顶元素。说到这,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去四川老家,我爸看到我的测试车,第一反应不是问性能如何,而是说:”这车里头咋弄得跟古董家具一样?”可能老一辈对这种设计真不买账,但对年轻人来说还挺吃香。
配置方面甭管人家咋吹,我就重点掐这几个最实用的:丹拿音响、双层玻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尤其是那双层玻璃,我测过不少40万级别的豪华车都没全车标配,比亚迪敢这么下血本,就冲这点也得给个大拇指。不过那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我去年测试过两回,城区复杂路况还真不敢全信它,自动变道的勇气比我还大,有一回差点没把副驾上的工程师吓出心脏病。
说到价格,官方还没公布,但传说中16.98万起,我都觉得这是在放烟雾弹。按现在的配置和定位,20万起步是底线了,而顶配可能直逼30万。实在不信这车能卖17万?摸摸口袋,等上市了咱走着瞧。

总结一下,汉L无论从动力还是定位,都已经脱离了汉的影子,更像是比亚迪要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系列。这车值不值得等?对25万预算以内想买纯电或增程大轿车的朋友,我建议可以再等等。但有一说一,比亚迪这两年翻身太快,几乎每次新车发布都是实打实的诚意,而不是割韭菜的套路。 对了,我还有个疑问,这1101马力到底能跑赛道吗?还是说只能直线加速撒把欢儿?这个估计得等我实测才知道了。
不说了,媒体群里已经开始抢首测名额了,我得赶紧去”排队”,甭管1101马力是不是纸面数据,扭矩拉背的感觉可不能错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