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特斯拉天价维修费惹众怒:电机维修一个月又出故障,居然不认了

    浙江车主金女士的2018款二手特斯拉Model X,在2024年6月质保到期前因异响免费更换了后部电机,但新电机仅使用一个月后便出现动力系统受限问题。

    特斯拉以“整车过保”为由要求其自费5万余元更换电机。

    金女士援引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款,认为更换部件应重新计算保修期,但特斯拉仅同意给予折扣,双方僵持不下。

    争议焦点:质保期“隐形缩水”

    特斯拉坚持按原厂8年/16万公里质保政策执行,称金女士车辆已超期9个月且里程超限。

    然而,浙江省消保委专家指出,行业惯例中更换零部件应享有1年独立质保期,特斯拉拒绝对新电机重新计算保修期的做法涉嫌规避责任。

    这一矛盾暴露了新能源汽车售后条款的模糊性——消费者往往默认“以换代修”的部件享有独立质保,但车企常以整车质保框架搪塞。

    维权困境:法律空白与企业博弈

    尽管《浙江省消保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更换部件需重新计算保修期”,但特斯拉辩称电机属于“核心部件”,适用整车质保规则。

    这种对法律条款的差异化解读,使得消费者陷入维权拉锯战。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斯拉被曝通过限制第三方维修权限(如封锁Tool Box诊断系统)、抬高自费维修价格(单面喷漆达2400元)等手段,变相强化对售后市场的垄断,进一步压缩消费者选择空间。

    行业警示:新能源车售后体系亟待规范

    2025年“3·15”汽车维权大会上,类似案例集中爆发:有车主质保期内更换的电机仅7个月便报废,维修费高达车价10%。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过保后维修成本普遍在3万-8万元,远超传统燃油车。

    专家呼吁,需从三方面破局:

    1. 明确零部件质保规则,防止车企利用“整车质保”概念偷换责任;

    2. 开放第三方维修权限,打破技术垄断降低维修成本;

    3. 建立残值评估体系,避免高额维修费导致二手车贬值加剧。

    写在最后

    金女士的遭遇绝非个例,它折射出新能源汽车普及背后的“隐形代价”。

    当科技光环褪去,消费者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权益保障。

    正如网友热议:“若新配件出门就过保,车企岂不能用残次品应付?”

    这场5万元电机引发的风波,或许正是倒逼行业完善售后体系的契机。


    大家好,我是不开车的“厨子哥”

    关注我,发现更多新鲜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