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充电要实现和加油一样快了?比亚迪超级e平台技术解读

    车神不是我头像车神不是我头像
    车神不是我03-19

    3月17日,比亚迪发布了超级e平台技术,这一技术被业界称为“电动车领域的一次革命”。它不仅将充电速度提升到与燃油车加油相近的水平,还通过多项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了电动车的性能上限。下面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拆解这项技术的核心亮点。


    一、充电革命:兆瓦闪充,终结续航焦虑

    “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这是比亚迪超级e平台带来的最直观体验。传统电动车充电速度受限于电压和电流,而比亚迪通过1000V超高电压平台1000A超大电流,将充电功率提升至1000kW(1兆瓦),充电速度达到行业最快的10C倍率(即10倍于电池容量的充电速度)。

    技术原理

    • 电池内阻降低50%:重构锂离子的迁移路径,让电子流动更顺畅,支持超大电流输入。
    • 双枪充电与智能升压:即使充电桩功率不足,也能通过双枪叠加(如250kW×2=500kW)或电压智能调节兼容现有充电桩,实现“不挑桩”的灵活补能。
    • 自研兆瓦充电桩:比亚迪同步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单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60kW,远超当前主流的600kW超充桩。

    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真正实现“油电同速”,可以说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二、高压架构:全车系统的“高速公路”

    传统电动车各系统电压不一,导致能量传输效率受限。超级e平台首次实现全域1000V高压架构,将电池、电机、空调、电源等核心系统统一升级至1000V平台,构建起高效的能量传输“高速公路”。

    技术优势

    • 能量损耗更低:高压传输减少电流产生的热量,能量利用率更高。
    • 性能全面提升:高电压支持电机、电控等部件突破功率上限,例如驱动电机功率达580kW,超越传统V12发动机。
    • 兼容性更强:全系统电压统一,为未来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三、动力心脏:3万转电机,性能猛兽的诞生

    电动车的加速和极速表现,核心在于电机。超级e平台搭载了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准确转速30511转/分钟),单电机功率达580kW,相当于一台12缸燃油发动机的动力,但体积仅为传统发动机的1/4。

    技术突破

    • 材料创新:采用1000MPa高强度硅钢片和航空铝端板,确保高转速下的结构稳定性。
    • 磁路优化:通过分段磁钢和超大气隙设计,降低能量损耗,提升功率密度至16.4kW/kg。
    • 性能表现:搭载该电机的汉L车型,0-100km/h加速仅需2.7秒,极速突破305km/h,刷新电动车性能纪录。

    四、核心支撑:碳化硅芯片与垂直整合能力

    高电压、高电流对功率器件的要求极高。比亚迪自研了1500V车规级碳化硅(SiC)芯片,耐压能力行业领先,并实现从材料到模块的全链条自主生产。

    技术价值

    • 效率提升:碳化硅芯片的开关损耗比传统硅芯片降低70%,延长续航里程。
    • 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使碳化硅成本降低30%-50%,推动技术普及。

    五、生态布局:从技术到充电网络的全链条覆盖

    比亚迪不仅聚焦技术突破,还构建了完整的补能生态:

    1. 自建充电网络:4000座兆瓦闪充站覆盖全国,支持极速补能。
    2. 技术开放共享:向行业开放兆瓦闪充标准,吸引社会资本共建。
    3. 兼容现有设施:通过智能升压技术,让普通快充桩也能发挥更高效率。

    总结:充电和加油一样快的时代即将到来

    超级e平台技术的意义远超单一功能升级。它通过高压架构、兆瓦闪充、高转速电机、碳化硅芯片四大核心创新,系统性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慢、性能弱、兼容性差等痛点。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言:“当充电时间不再是障碍,电动车将真正与燃油车全面竞争。”

    这场技术革命不仅让中国车企首次站上全球电动车技术的制高点,更推动行业从“油电替代”迈向“体验超越”的新阶段。未来,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或许会成为全球电动车技术的新标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