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北汽蓝谷公告一系列重大人事任命:公司原总经理张国富升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刘观桥升任总经理。对于不少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关注北汽蓝谷的人来说,这次调整可能有些突然,但在我看来,这次调整并不意外。
有些人之所以会觉得突然,是因为与国有企业在领导班子调整方面一贯的慎重作风相比,北汽蓝谷的此次人事调整的速度和力度,的确打破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
而说并不意外,是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自2024年3月履新以来,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资源整合以及合作创新,显著推动了北汽集团的转型与发展:大到战略更加聚焦的“三年跃升计划”,与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深度联动,小到在北京车展举起自拍杆……这位“少壮派”的北汽新掌门,显然具备“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
笔者了解到,在北汽内部的会议上,张建勇多次强调,要让在关键时刻打过硬仗的人站上关键岗位,要做好“营销一把手工程”,让听得到炮火的人指挥炮火。这不仅体现了张建勇鲜明的用人观,也提前写好了这次人事变动的“剧本”。
而张国富、刘观桥无疑打过硬仗,且打过胜仗。在过去一段时间他们给北汽蓝谷带来的显著的新化学反应:从8月起极狐汽车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12月更以12032辆刷新纪录,全年极狐总销量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增速在纯电新能源领域位列第一;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享界推出首款车型享界S9(图片|配置|询价),领跑40万以上高端纯电轿车市场。
可以说,短短半年的时间,北汽蓝谷不仅成为新能源市场的“增速明星”,更通过在高端化、智能化领域的一系列突破,成为“国企新势力”的新旗帜。

作为此次人事变动的主角,张国富曾任北汽越野总经理、北汽股份常务副总裁、北汽蓝谷常务副总经理,是北汽体系内优秀的实干派人才,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背景,也在担任北汽蓝谷总经理后的一系列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运营管理、技术升级与产品开发、品牌影响力提升等布局中得到充分体现。

而刘观桥曾在北京现代等车企担任销售重要职务,并担任过北汽集团经营与管理部部长,有着丰富的一线市场运营和经营管理经验:从其调任北汽蓝谷副总经理后的一系列快、准、狠的整合营销举措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既擅长经营管理工作,又善于营销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对顶层架构进行排兵布阵的同时,本次调整中也对北汽蓝谷多个关键岗位进行了补强:财务总监宋军升任常务副总经理、从北汽零部件板块引入马磊担任副总经理分管采购业务、聘任资深投行人士乔元华担任董事会秘书。一系列任命的背后,直指营销改革、成本管控、资本运营等关键问题,延续了北汽“专业人干专业事”用人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包括极狐、岚图在内的一系列“国企新势力”品牌销量的快速增长,让行业看到了“国企新势力”所蕴含的潜力:在2025年,“国企新势力”们如何延续现阶段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在高端市场形成新的突破,不仅决定着这些品牌的未来命运,也决定着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格局与竞争力。
作为中国第一家纯电新能源企业,拥有全球豪华车制造商麦格纳全体系加持的北汽蓝谷,从诞生之初就体现了国有企业长于行业洞察、精于战略布局、专于体系打造的特点。
不过,在陆续推出了首款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专为母婴家庭打造的全新车型极狐汽车考拉S等一系列在技术、设计方面均广受好评的车型后,北汽蓝谷的产品竞争力与市场表现之间,似乎始终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对终端市场需求变化的高效反馈、与核心目标群体之间的近距离对话及互动、对传统营销体系的大胆改革,无疑是北汽蓝谷捅破这层“窗户纸”的关键,也是北汽集团本轮改革的核心“着力点”。
为了进一步深入市场、拥抱市场,一向低调沉稳的张国富,积极通过新媒体与网友进行高频互动,金句频出的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极狐品牌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成为网络世界中知名的“北汽蓝谷首席产品体验官”。现在,随着张国富与刘观桥这一对实战派搭档的职位调整,北汽蓝谷近期的一系列营销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蓝谷本次班子调整涉及的五位管理层均系70后和80后,这批年轻高管不仅专业对口,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正值当打之年,更容易与极狐的目标人群产生“精神共鸣”:对于已经通过一系列产业布局、战略合作打通高端新能源多个核心节点的北汽蓝谷而言,这份与核心消费者在品牌与营销层面的“精神共鸣”和打法,可能就是整个发展布局中“最后的拼图”。
也正是这一特质,让北汽蓝谷仅用8个月的时间,便以终端市场表现为核心依据,打造了一套涵盖了提拔、考验、考核、任用等一系列环节的“管理层用人标准”:这不仅是“国企新势力”应对市场新形势的一次用人典范,也是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能源下半场”战事,北汽集团在“三年跃升”的第一年的重要誓师:北汽要赢,极狐是“阵眼”;极狐要赢,用人是关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