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7 日,比亚迪召开超级 e 平台技术发布暨汉 L、唐 L 预售发布会,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级 e 平台。该平台实现了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的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刷新了多项全球纪录,加速了其电动化布局。
下面针对超级 e 平台的技术亮点展开下解析:
全球首个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全域1000V
此次发布的超级 e 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比亚迪将电池、电机、电源、空调等关键部件的电压均提升至 1000V,成功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通过自主研发 1500 伏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运用激光焊接工艺,并对全系统进行千伏级改造,比亚迪攻克了高电压下电磁 - 热力耦合、安全防护等诸多难题,建立起从材料到整车的千伏设计体系,同时构建了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1000V 高压架构可能带来以下优势:
- 技术方面:大幅提升充电速度,例如在超充桩下,能实现更高功率充电,显著缩短充电时长;提升电机性能,使车辆动力输出更强劲,加速响应更灵敏,优化驾驶体验;减少线束体积与重量,简化车内布线,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整车重量,利于提升续航。
- 能耗方面:降低电阻损耗,电流传输过程中,高压能减少因电阻产生的能量损失,提升电能利用效率;优化热管理系统,更高效地管理电池与电机产生的热量,减少能耗,提升续航里程。
闪充电池技术突破

闪充电池
比亚迪正式发布的 “闪充电池”,从电池正极到负极全方位构建起超高速离子通道,将电池内阻降低 50%。这使得充电电流能够达到 1000A,充电倍率达到 10C,均为全球领先水平。在 1000V 超高电压和 1000A 超大电流的双重加持下,“闪充电池” 实现了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让充电功率正式迈入 “兆瓦时代”。

唐L EV
搭载闪充电池的唐 L,能够实现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真正实现了充电时间与加油时间相当,开启了 “油电同速” 的新时代。
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电机

比亚迪在发布会上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 3 万转电机。
据比亚迪高级副总裁罗红斌介绍,这款电机能让车速大幅提升,同时减轻重量、缩小体积,提高了功率密度,为电驱总成带来新突破。这款电驱系统转速最高可达 30511rpm,峰值功率 580kw,峰值扭矩 5500Nm,电压 1000V。
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为了匹配超高功率充电,比亚迪自研并量产了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该芯片的电压等级高达 1500V,是行业首次量产应用的最高电压等级的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它最高可耐受 200 度结温,峰值电流 1000A,能够在 2ms 内快速切断能量源。其具备自主高压漆膜技术(击穿电压提升 8%),碳化硅模块耐温 200℃、杂散电感 5nH;电控响应时间仅 20 微秒(相比人类反应速度快 1.5 万倍),还开发出 1500V/1200A 安全开关,可在 2 毫秒内切断电路。
万兆闪充技术及配套设施
兆瓦闪充对充电桩提出了更高要求。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介绍,比亚迪自研的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最大输出能力可达 1360kW。未来,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各地建设 4000 多座 “兆瓦闪充站”。
除了自建兆瓦闪充站,比亚迪独创的 “双枪充电” 技术,可使超充桩秒变闪充桩,快充桩变超充桩;全球首创的 “智能升压” 充电技术,能全面兼容公共快充桩,让用户在各种充电桩上都能实现快速充电。
此外,万兆闪充技术还具备轻便充电枪(重量减轻至 2kg)、灵活储能方案(有电的地方就能实现兆瓦闪充)、电驱升压技术优势(可兼容 500V/750V 公共充电桩)以及脉冲自加热技术(极寒地区也能闪充)等亮点。

闪充5分组,续航400km
在充电速度方面,它达到了 1 兆瓦(1000kW)的充电功率,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1 秒 2 公里,真正做到了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在性能上,单模块单电机功率高达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堪称全球最强专业纯电平台。这一平台首发搭载于旗舰车型汉 L、唐 L,两款车即日起正式开启预售,引领电动汽车进入全新时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