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宣布,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启用,新增张江、世博、花木三大核心区域共583条、758.62公里地面道路,覆盖科技园区、国际会展中心及城市行政枢纽等多元化场景。至此,上海累计开放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已突破3000公里,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

此次开放的路网中,张江区域独占238条、329.10公里,重点打造“科学城智能交通走廊”,串联人工智能岛、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创新地标,支持L4级自动驾驶车辆在复杂城市路况下的全链条测试。世博片区新增261条、340.70公里道路,依托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央企总部集聚区等场景,探索会展接驳、夜间无人巡检等特色应用。花木区域则开放88.82公里道路,覆盖浦东行政办公核心区,为自动驾驶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提供真实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新开放道路同步升级“5G-A车路协同”系统,率先实现全域路侧单元时延低于20毫秒,支撑超视距障碍物预警、绿波通行等高阶功能。这一技术突破与2024年浦东发放的全国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形成呼应——目前AutoX、小马智行等企业已在金桥、临港片区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试点,累计载客里程超500万公里。
上海市交通委透露,第三批道路开放后,浦东与临港新片区的测试路网实现“双核联动”,覆盖从市中心到洋山港的完整货运走廊。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汽等车企正联合攻关“地下空间自动驾驶”,计划在陆家嘴(600663)等区域试点车库自动泊车与地面道路的无缝衔接。
行业分析指出,上海通过“立法先行+场景裂变”模式,已形成“测试-示范-运营-商业化”的全周期创新链条。随着第三批道路开放,浦东自动驾驶产业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千亿元,加速改写全球智能出行竞争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