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席卷下,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这股潮流也让不少车迷开始畅想,未来的F1赛场上,风驰电掣的会不会是纯电动赛车呢?

今天阿郎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不过F1想纯电化?必须先迈过这几道坎再说。
一、里程和速度
从F1赛事本身的特性来看,想要实现纯电化,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F1作为全球顶级的赛车赛事,追求的是极致的速度与性能。

一场F1比赛全程大概300公里左右,赛车平均速度能超200公里每小时 。

中途还只需换胎不用加油。可看看现在的电动赛车,以FE电动方程式比赛为例,全年就只有狭窄且短距离的街道赛,每场正赛也就45分钟。赛车启动攻击模式后,最大功率才250千瓦。最高时速280公里每小时,百公里加速都要2.9秒。

就这性能数据,和F1比起来,简直不在一个量级。要是F1真换成纯电动赛车,这比赛精彩程度,怕是得大打折扣。
二、车重
从技术角度分析,电池技术是横在F1纯电化面前的一座大山。F1赛车对重量有着严苛要求,车重直接关乎速度和操控性。目前电动赛车的一大难题就是电池太重。虽说近年来电池密度有所提升,但还没实现质的飞跃。

拿现在75°的电池包来说,重量已经达到535kg了。只要还依赖锂电池技术,电池重量就很难大幅降低。

现在的F1赛车来说,完赛最低重量743kg ,出发加上燃油重量超850kg ;而FE电动方程式赛车重量高达900kg,多出来的157kg几乎都来自电池。

过重的车身不仅影响速度,还会让赛车的操控性变差,车手想随心所欲地超车就更难了,这对F1赛事的观赏性可是致命打击。
三、续航
再聊聊续航问题。F1比赛全程基本全油门,对动力的持续性要求极高。现在的电动赛车续航能力根本达不到F1的比赛要求,一场比赛下来,电量根本撑不住。

要是中途频繁进站充电,那比赛节奏全乱套了。

观众看得也没劲。而且目前充电速度也不够快,就算中途能快速充电,也会耗费大量时间,这和F1追求的高效、快速背道而驰。
四、文化
除了性能和技术,赛事文化也是个重要因素。

F1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独特的赛车文化。

赛车引擎的轰鸣声,那是F1的灵魂之声,每次听到,都能让车迷热血沸腾。这种来自内燃机的咆哮,是电动机无论如何也模拟不出来的。

对很多车迷来说,看F1就是为了感受那种速度与激情,听着引擎声,仿佛自己也在赛场上风驰电掣。要是换成纯电动赛车,没了这标志性的声音,总感觉少了点味儿,赛事的吸引力也会跟着下降。
五、利益
另外,F1背后的商业利益也不可忽视。

F1涉及到众多车队、赞助商、制造商等各方利益,这些年来,他们在燃油动力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上不计其数。沙特阿美以4500万美元年费冠名F1 ,石油巨头们也不能缺少赛道!

要是突然改成纯电动赛车,意味着之前的很多技术和投入都打了水漂,这对整个F1产业链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各方都得重新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去研发新技术,这其中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不可否认,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趋势不可阻挡,F1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赛事。现在的F1赛车已经采用了混合动力技术,未来也可能会继续优化,朝着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想让F1内燃机赛车彻底变成纯电赛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不定未来某一天,随着技术的突破,F1赛场上真会出现纯电动赛车的身影,但至少在短期内,这还只是个美好的设想。
[彩虹]假如未来,F1方程式比赛,没有了声浪您还会看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