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驾驶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与车辆的良好状态,有些开车注意事项一定要清楚。
一、车辆检查不可少
气温回升可能导致车辆部件状态改变。首先是轮胎,冬天轮胎气压可能偏低,气温回升后,气体受热膨胀,要检查轮胎气压是否过高。过高的胎压会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抓地力下降,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爆胎危险;而过低的胎压则会增加油耗,加速轮胎磨损。同时,查看轮胎表面是否有破损、鼓包等情况,及时发现隐患。
其次,检查汽车的冷却系统。气温升高,发动机散热需求更大。要查看冷却液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冷却液不足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损坏发动机。另外,检查水箱、水管等部件是否有漏水现象,保证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二、合理使用空调
天气变暖,开车使用空调频率增加。长时间未使用的空调,在初次开启时可能会有异味吹出。这是因为空调系统内部滋生了细菌和霉菌。在使用空调前,可先开启外循环,将风量调至最大,运行几分钟,把风道内的灰尘和异味排出。如果异味严重,建议及时更换空调滤芯,必要时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保护驾乘人员健康。
同时,不要在车内长时间开着空调怠速休息。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可能会进入车内,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危及生命安全。
三、注意防疲劳驾驶
气温回升,人容易感到困倦。春困秋乏,长时间驾驶很容易产生疲劳。疲劳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长途驾驶时,应合理安排行程,每隔2 - 3小时休息一下,活动身体,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如果感觉困倦,不要强撑,找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待精神恢复后再继续上路。
四、警惕路面变化
气温回升,路面状况也会有所改变。经过一个冬天,路面可能存在一些磨损、坑洼等情况。在行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路面,遇到坑洼及时减速避让,避免因颠簸导致车辆失控或损坏轮胎、悬挂等部件。此外,随着气温升高,道路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会增多,驾驶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避让,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气温回升后开车有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做好车辆检查,合理使用空调,防止疲劳驾驶,留意路面状况,能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