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阴雨连绵,新能源车主最担心的莫过于充电安全问题。雨水是否会导致漏电?雨天充电有哪些隐藏风险?今天我们从技术原理到实操细节,彻底讲透雨季充电的「防雷避坑指南」!
充电桩防水吗
充电设备的防水等级标准
- IP防护代码解析:新能源车充电口及充电桩普遍采用 IP54/IP55 防护等级(防尘+防喷溅水),部分高端车型可达 IP67(短时浸水1米不渗漏)。
- 关键部件差异:
▶ 充电枪头金属触点:采用密封圈+排水槽双重防护;
▶ 充电桩本体:内部电路板涂覆三防漆,桩体底部预留排水孔。
雨天避险指南
充电前——环境筛查
- ❗ 高危场景:
▶ 地面有积水(水深超轮胎1/4);
▶ 充电桩外壳明显破损/锈蚀;
▶ 周边有裸露电线或配电箱泡水。 - ✅ 安全操作:
▶ 优先选择带顶棚的充电站;
▶ 露天充电时用防水布遮盖充电桩(注意散热口勿遮挡)。
充电中——规范操作
- 正确插拔顺序:
1️⃣ 拔枪后先插入车端接口,再启动充电桩(避免雨水接触带电枪头);
2️⃣ 充电完成先停止桩端供电,再拔枪(防止电弧火花)。 - 实时监控:
▶ 通过手机APP查看充电状态,发现电流异常波动立即终止;
▶ 车内中控屏若报“绝缘故障”,立刻断电并联系检修。
充电后——善后处理
- 拔枪时握紧绝缘手柄,避免触碰金属触点;
- 用干布擦拭充电口,防止残留水汽引发氧化。

严禁充电操作
1. 涉水行驶后
即便电池包达到IP67防水,但充电口或高压线束若进水:应静置车辆至少2小时,待水分蒸发,或使用兆欧表检测电池绝缘阻值(正常应>500Ω/V)。
2. 雷暴天气
雷电可能通过电网冲击车载充电机(OBC),应提前拔枪停止充电;关闭车辆所有用电设备,避免停靠大树/高压线下。
3. 极端低温+高湿度环境
当气温<-20℃且空气湿度>90%时:锂电池活性下降,强充易导致析锂短路;建议使用车库慢充,并开启电池预热功能。
三大误区
- 误区:充电口有防水盖就绝对安全
真相:长期未关闭的防水盖橡胶易老化,需每月检查密封性。 - 误区:充电桩有漏电保护无需担心
真相:老旧小区线路可能未接地,雨天漏保失效风险增加。 - 误区:车身轻微积水可继续充电
真相:底盘电池包虽防水,但充电口与车身搭铁间可能形成导电回路。

- END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