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遥超级增混电池”、Thor芯片、双6K巨屏…这不是在念科幻小说的技术词汇,而是领克900这台即将在二季度上市的旗舰级增程SUV的标准配置。 这次领克是真的“支棱起来了”,直接把“大电池增程”这个赛道的技术天花板又给掀了一层。
骁遥电池:直击增程痛点的“王炸”
领克900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52.38kWh的超大容量在目前增程市场绝对是“卷王”级别 。这块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53Wh/kg,实现CLTC工况下280km纯电续航和1443km总续航,彻底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型续航焦虑。
但更关键的不是电量,而是充电速度。 17分钟就能从20%冲到80%,这是什么概念? 基本和主流纯电动车的3C快充水平相当,比大多数只能1C慢充的增程车快了一倍多。我试过不少增程车,充电速度是个普遍痛点,动辄40-50分钟的充电时间简直让人抓狂。

这块骁遥电池还支持-40℃极寒放电和-30℃低温充电,对于北方用户来说,这就是冬天出行的“定心丸”。 内行都知道,传统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大幅下降,而这项技术彻底革了电池“怕冷”的命。
动力系统:满电和馈电一个样
平心而论,不少增程车型在馈电(电量耗尽后发动机发电)时动力明显衰减,这个问题领克900也给解决了。 领克900突破性地实现了“满电与馈电性能一致”,零百加速仅需4.3秒(高配版),比肩搭载4.0T V8的保时捷卡宴Turbo,这数据着实让人惊讶。
三种动力组合相当丰富:2.0T+DHT Pro+双/单P4电机,以及1.5T+DHT Evo+P4电机。最强版本综合最大功率达630kW,最大扭矩估计也相当惊人。虽然官方没有透露,但从动力参数来看,这台车在高速超车时应该会非常轻松。

别忘了,领克900还配备了“华尔兹”原地掉头、蟹行模式等功能,这些在狭窄路段和复杂路况下简直就是救星。 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也是标配,这在豪华品牌中才是常见配置,领克这波下本不小。
智能科技:Thor芯片加持的“计算机房”
领克900成为全球首款量产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型,再加上自研浩瀚智驾系统,算力直接跃居行业第一梯队。 划重点:Thor芯片是下一代自动驾驶的关键,比Orin-X芯片算力高出4倍。
内饰科技更是拉满,双骁龙8295芯片驱动前后30英寸6K巨幕,支持分屏、联动、内容流转等功能。这么说吧,领克900的座舱算力比我们大多数人家里的电脑还强。全车6座标配加热与按摩功能,搭配双180度电动旋转座椅,确实有几分移动“头等舱”的感觉。

车身与设计:5.2米+的“气场担当”
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领克900车身尺寸达5240×1999×1810mm,轴距3160mm,确实有旗舰SUV的排场。“The NEXT Day”设计语言加上光瀑式主动进气格栅、分体式数字像素大灯,外观设计中规中矩但不失豪华感。
深挖一下设计细节,会发现领克900的灯组支持自定义灯语,这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首创。 纯平地板设计优化了车内空间,二排座椅前后滑动范围高达550mm,三排也有125mm的调节空间,实用性不错。

价格与市场前景:冲击豪华电混市场
领克900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预计售价区间为30-50万。这个价格区间直接对标理想L9、蔚来ES8这些造车新势力的旗舰产品。
说白了,领克是想打造一台“豪华品牌的配置,国产品牌的价格”的产品。 从目前曝光的配置和性能来看,他们确实有这个底气。特别是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37.9%的全球市占率作为背书,领克900的电池系统确实具备技术优势。
八戒说:是否值得期待?

领克900最吸引我的是骁遥电池和Thor智驾芯片这两项核心技术,它们不是简单的营销噱头,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创新。 在电驱动系统和低温表现方面,领克900确实走在了行业前列。
仍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这套增程系统的实际油耗表现如何;二是Thor芯片加持的智驾系统功能迭代计划;三是售后服务能否匹配这个价位产品的预期。
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40-50万价位的混动SUV,建议二季度上市后再做决定, 领克900很可能会成为这个价位“真香”的选择。 毕竟从目前看,它在电池、智能和空间三个关键维度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一台电池大、充电快、动力强、空间大、科技感十足的旗舰SUV,领克这次是真的要上天啊!
你对领克900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