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星越L凭什么让合资车瑟瑟发抖?

    率真熊猫Zic头像率真熊猫Zic头像
    率真熊猫Zic03-17

    ——15万级SUV市场的“技术核弹”实测报告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聊聊最近车圈的“顶流”——2025款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这车自打上市就火得一塌糊涂,1月销量直接干到近3万台,连合资品牌都开始瑟瑟发抖。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国产车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直到上周亲自试驾了顶配四驱版,才彻底被它“降维打击”的实力折服。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车到底凭什么让15万级SUV市场变天。

    一、外观:从“土味”到“高级感”的逆袭

    说实话,国产车以前被吐槽“配色土、设计low”,但2025款星越L直接把“东方美学”玩出了新高度。前脸的直瀑式格栅搭配“量子银盾”车标,开在街上回头率爆表,有次在商场停车场,好几个老外围着拍照。最绝的是新增的“东方青”车漆,阳光下泛着水墨光泽,朋友说这车换个奔驰标都能卖30万。

    不过,这车最让我惊艳的还是空气动力学设计。工程师对39处细节进行了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318Cd,比宝马X3还低。实测120km/h风噪仅64分贝,高速上开音乐都省电。有次从杭州到舟山,全程高速没开窗,车内静得能听见手机震动声。

    二、内饰:科技感与豪华感拉满

    一上车就被三块12.3英寸大屏晃瞎眼,中控屏、副驾娱乐屏、HUD抬头显示无缝联动,导航、音乐、视频自由切换,副驾追剧都不耽误导航。最让我心动的是麂皮顶棚和Bose音响,音质细腻得像在音乐厅,上次开去露营,全车人都在夸“这音响比KTV还好”。

    但最让我惊喜的是用料。翻毛麂皮车顶、菱形绗缝真皮座椅,连门板储物格都用了金属质感旋钮,摸起来高级感直接拉满。不过吐槽一下,车机在零下10℃的东北老家偶尔会卡顿,得重启才能恢复,希望后续OTA能优化低温性能。

    三、动力:2.0T+8AT的“暴力美学”

    作为星越L的“心脏”,Drive-E 2.0T发动机果然名不虚传。实测零百加速7.45秒,比CR-V快了1秒多,推背感直接顶到后脑勺。有次在山路超车,油门刚踩下去,变速箱就果断降挡,动力瞬间涌出,后视镜里的对手直接变“小黑点”。

    不过,这车对油品要求有点高,必须加95号汽油,百公里油耗8.59L左右。但话说回来,同价位合资车油耗也不低,而且星越L的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在湿滑路面上的表现堪称“稳如老狗”。上次去郊外玩,遇到泥泞路段,四驱模式一开,轻松脱困,连开丰田普拉多的表哥都直呼“国产车也能玩越野”。

    四、配置:合资车加价都没的“屠夫价”

    说到性价比,星越L简直是“价格屠夫”。16.97万起售,终端优惠后15万出头就能落地,但配置直接拉满:L2.9级自动驾驶、座椅通风/按摩、双层隔音玻璃、手机无线快充……这些配置在CR-V上得加价5万才能选装。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黑科技”:全车75%高强度钢车身,1500MPa热成型钢用量达22%,麋鹿测试成绩79km/h,比同价位合资车高5-8km/h。有次在高速上遇到突发状况,急打方向时车身稳得像“老司机”在控场,安全性能直接拉满。

    五、市场策略:国产车“田忌赛马”的胜利

    星越L的聪明之处在于“错位竞争”。2845mm轴距硬生生把紧凑型SUV玩成中型车,比CR-V多出73L后备箱,比途观L多54mm轴距却便宜10万。更狠的是,它把L2.9级智驾、座椅按摩等高端配置下放至中配,用合资车十分之一的价格,提供越级体验。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4S店看到的场景:一对小夫妻想买CR-V,销售说“智驾系统要加价5万”,结果他们转头试驾星越L,直接刷卡提车。用他们的话说:“配置差价都够买辆车了,为啥不选国产?”

    总结:国产车逆袭的“核武器”

    从CMA架构到Drive-E发动机,从银河OS到沃尔沃安全基因,星越L用技术平权重新定义了15万级SUV市场。它不是靠“堆配置”取胜,而是通过精准的技术取舍和本土化创新,把合资品牌的“级别定价体系”撕得粉碎。

    如果预算15万,想买一台空间大、配置全、动力强的家用SUV,星越L绝对值得冲。毕竟,这车不仅是吉利的技术宣言,更是中国智造冲击高端市场的“核武器”。下回有机会,我再带大家实测它的麋鹿测试和长途油耗,敬请期待!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