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标题:2025智驾元年:全民智驾时代已至,你的车够“聪明”吗?

    卓逸尘头像卓逸尘头像
    卓逸尘03-16

    一、车企“军备竞赛”升级:智驾从高端走向主流

    2025年被称为“智驾元年”,车企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方案,覆盖全系车型;长安宣布2025年后全系标配智驾接口;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系统,计划未来2-3年让高阶智驾成为标配。更引人注目的是,零跑B10以12.98万元的价格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将城区NOA功能拉入15万元以下市场。智驾不再是豪华车专利,而是全民可触达的“出行刚需”。

    特斯拉FSD在华落地后,通过软件升级优化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能力,而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已通过智驾下沉策略推动销量跃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20%,较2024年翻倍——这意味着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具备高阶智驾能力。

    二、智驾技术揭秘:汽车如何“学会思考”?

    1. 感知系统:汽车的“眼耳鼻”

    激光雷达:通过激光束生成3D点云图,精准识别障碍物(如零跑B10搭载的禾赛ATX雷达);

    摄像头:识别车道线、交通标志(如特斯拉Autopilot的8摄像头系统);

    毫米波雷达:雨雾天气下稳定探测200米外目标;

    超声波传感器:泊车时探测30厘米内障碍物。

    2. 决策系统:AI大模型的“超级大脑”

    端到端技术:输入传感器数据直接输出驾驶指令,减少人工规则干预(如地平线HSD系统);

    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海量道路数据训练,实现复杂场景决策(如比亚迪天神之眼的融合感知模型)。

    3. 执行系统:毫秒级响应的“手脚”

    线控底盘:将电子信号转化为转向、制动动作,精度达0.1度;

    域控制器:高通8295芯片+8650智驾芯片协同,算力提升10倍(零跑LEAP 3.5架构)。

    三、争议与真相:智驾≠自动驾驶!

    尽管车企热衷宣传“高阶智驾”,但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当前技术仍属L2+级别(辅助驾驶),驾驶员需全程监控。华为余承东曾警示:“混淆基础智驾与高阶智驾存在安全隐患”。例如:

    功能边界:城区NOA可自动变道,但无法应对施工路段等极端场景;

    责任归属:L2级事故责任仍归驾驶员,与L3级以上有本质区别

    专家呼吁车企明确标注“辅助驾驶”,避免误导消费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强调:“全民智驾是技术普惠,不是全民自动驾驶”。

    四、产业链爆发:万亿市场谁将受益?

    智驾普及带动上游产业链爆发:

    激光雷达:单车用量从1颗增至4颗,禾赛、速腾聚创成头部供应商;

    芯片:地平线征程6M芯片支撑比亚迪智驾系统,英伟达Orin占据高端市场;

    传感器:舜宇光学、联创电子为摄像头核心供应商;

    算法平台:Momenta占据国内50%城市NOA市场份额,合作车企超30家。

    据测算,若比亚迪2025年60%车型搭载NOA,将拉动300万辆智驾车增量,带动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

    五、未来展望:中国定义“智驾新成本曲线”

    中国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将激光雷达成本从万元级降至千元级,推动智驾“平民化”。零跑CEO朱江明预言:“2025年下半年,15万元车型将标配城区NOA”。随着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和法规完善,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或于2026年落地。

    结语:智驾革命已势不可挡,但技术普及与安全底线需并行。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车企宣传,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功能。毕竟,再聪明的汽车,也需人类保持对方向盘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