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和丰田,就像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外观相似,但身价却差了一大截。坊间一直有“雷克萨斯就是换壳丰田”的说法,这让我这个老车评人听了直摇头。今天,我就来扒一扒这20万的差价,到底贵在了哪里。
首先,咱们得承认,它们的确有“血缘关系”。像亚洲龙、ES、凯美瑞,都在TNGA架构下诞生,底盘、发动机这些大件都有相似之处。但这就像双胞胎,虽然长得像,性格却大相径庭。
动力总成上,雷克萨斯可是下了功夫的。 同样是2.5L发动机,雷克萨斯会进行更精细的调校,让动力输出更平顺、响应更快。而且,你打开雷克萨斯的引擎盖,会发现里面多了层隔音棉,这可不是摆设,能有效降低噪音,提升NVH性能。
当然,也有人说“开起来感觉一样”,尤其是在城市里代步,感觉不出太大区别。甚至还有改装店,能把丰田车改成雷克萨斯的样子。但说实话,这种“换壳”只能骗骗外行人,细节上的用心是模仿不来的。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九州工厂。这里有独立的生产线,质量控制标准也更严格。据说,雷克萨斯的激光焊点密度更高,车身刚性更好,车间也更干净,力求把每一辆车都打造成精品。而且,雷克萨斯的质检工序也比丰田多得多,据说要多出好几十道工序,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可不是说说而已。
有意思的是,南北方消费者对雷克萨斯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在珠三角地区,开雷克萨斯是一种“体面”,甚至是一种身份象征,保值率也相对更高。但在北方,不少人觉得雷克萨斯就是“换壳凯美瑞”,性价比不高。尤其是在寒冷地区,雷克萨斯混动车型的油耗可能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20万的差价,到底花在了哪里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 NVH工程: 雷克萨斯用的是声学隔音材料+主动降噪,比丰田的沥青隔音材料强多了,成本至少高出8000块。
* 内饰触感: 半苯胺真皮+精细缝线,摸起来就是比合成皮舒服,这又是1万5的差距。
* 灯具系统: 自适应矩阵式LED大灯,造型也更别致,比普通LED大灯贵了2万多。
* 售后成本: 雷克萨斯提供免费保养+专属服务,而丰田需要自己掏钱,这又是3万多的差距。
* 品牌溢价: 舒适的休息区、咖啡、一对一服务,这些都是丰田给不了的,这部分价值就很难估量了,至少值10万。
一位在一线干了多年的老技师告诉我,雷克萨斯对细节的追求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从零部件的选择到装配工艺,都更加精益求精。这种对品质的执着,是丰田所不具备的。
上海一位金融从业者说,他知道ES和亚洲龙有相似之处,但雷克萨斯的品牌形象能为他的工作带来便利和信任,这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深圳一位IT工程师则表示,他喜欢雷克萨斯成熟可靠的技术,稳定耐用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位北京退休教师说,雷克萨斯的设计优雅大气,内饰做工精致,开起来非常舒适,这是一种享受。
当然,也有“友商”表示,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零件通用率,以降低生产成本。雷克萨斯被质疑“换壳”,但其他品牌呢?难道零件通用率高就是原罪吗?
总而言之,雷克萨斯与丰田的差价,不仅仅体现在看得见的配置上,更体现在看不见的品质、服务和品牌价值上。
这车开出去,能让你在朋友面前倍儿有面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