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增程车沦为“老头乐”:哪吒车主的维权困局与新能源行业隐忧
2025年3月,浙江杭州某停车场内,17万元的哪吒S(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轿车已静静停放两个月。车主何先生每天路过时,总会想起购车时“油电自由切换”的宣传语,如今却因增程器故障无法维修,只能靠缩水至140公里的纯电续航勉强挪动,“这和花几千元买的老头乐有什么区别?”
一、售后崩塌:从“智能座驾”到“移动摆设”
类似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频发。义乌的黄先生2023年11月发现哪吒U充电机故障,却被告知当地6家哪吒门店全部退网,杭州4S店给出“自费调配件”的方案,而车辆尚在质保期内。“去第三方维修就会失去整车质保,相当于把车送进‘死胡同’。”黄先生的爱车已在家门口“趴窝”70余天。
更令人焦虑的是,哪吒汽车售后体系陷入瘫痪。杭州廖先生的哪吒S在维修中心停放三周仍无进展,工作人员坦言“配件何时到货全凭厂家通知”。记者多次拨打哪吒官方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实地探访发现,杭州未来谷旗舰店已闭店,钱塘梦马店被物业查封,仅存的维修点要么要求自费维修,要么含糊其辞。
二、资金链断裂:神话车企的崩塌轨迹
哪吒汽车的困境早有征兆。乘联会数据显示,其2024年销量同比暴跌49.37%,2025年1月零售量仅110辆,近乎归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累计股权冻结金额近50亿元,拖欠供应商超1亿元。尽管官方宣称“降本增效”,但工厂员工透露,桐乡基地已停产数月,部分车主甚至在厂区门口拉起维权横幅。
这与哪吒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至2024年,其完成10轮融资,总额超228亿元,2022年销量达15.2万辆,跻身新势力第一梯队。然而,长期亏损拖垮了企业——2021至2023年累计亏损183.73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超12万元。
三、车主困局:50万家庭的权益保卫战
对于近50万哪吒车主而言,车企的存亡直接关系切身利益。在抖音平台,#哪吒车主维权#话题下,大量车主晒出故障车照片,质问“哪吒汽车还能撑多久”。更讽刺的是,哪吒L增程版曾以“纯电续航220公里”“1250公里综合续航”为卖点,如今却因配件短缺沦为“电动摆设”,二手市场价格暴跌至新车价的7折。
“我们买的不是代步工具,是对品牌的信任。”一位车主在车质网留言道。面对质疑,哪吒汽车声称“已通知车主权益转移方案”,但实际操作中,车主们既找不到维修点,也联系不上客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质保期内自费维修”的霸王条款。
四、行业警示:新能源淘汰赛的残酷法则
哪吒的危机并非孤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雷丁、领途等低速电动车企业已陆续破产,威马、天际等新势力也陷入债务泥潭。哪吒的教训揭示了新能源行业的残酷法则:缺乏核心技术、过度依赖资本输血的企业,终将在市场洗牌中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2025年计划通过东南亚市场实现销量翻倍,并获得40亿元新融资。但业内人士指出,若不能重建国内售后体系,海外扩张恐成空中楼阁。毕竟,当车主们连基础维修都无法保障时,任何“出海神话”都显得苍白无力。
结语
哪吒汽车的困境,是新能源行业狂飙突进后的一记警钟。它提醒消费者:购车不仅要看参数与价格,更要考量企业的可持续性;也警示行业:唯有回归产品本质、敬畏用户权益,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网友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第二个贾跃亭,而是真正能守护车主权益的车企。”当神话破灭,真相或许才是哪吒汽车最该面对的“天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