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于今日(2025年3月11日)召开董事会,正式宣布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将于3月底卸任,接棒者为首席规划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
这是继卡洛斯·戈恩后,日产再次由外籍高管掌舵,标志着企业战略方向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埃斯皮诺萨是日产资深元老,拥有20年职业履历,曾在墨西哥、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主导产品规划,近年来推动日产全球电动化转型。
其任命被外界解读为日产“回归产品与技术”的核心信号。
内田诚的功与过:救火队长难挽颓势
内田诚自2019年临危受命,主导“Nissan NEXT”转型计划,成功带领日产在2021年扭亏为盈,2023财年净利润更达到4266亿日元。
然而,2024年起,日产在中国及北美市场销量暴跌,叠加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导致全年净亏损预计达800亿日元。
标普、穆迪等机构年内多次下调其信用评级,最终迫使董事会追究其管理责任。
合并谈判暗流:换帅能否重启合作?
2024年底,日产与本田启动合并谈判,意图成立控股公司应对行业变革,但双方因“主导权争夺”迅速破裂。
内田诚曾是合并主要推动者,但因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坚持收购日产,引发内部强烈反对,谈判仅维持两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本田此前表态“若内田卸任愿重启谈判”。
埃斯皮诺萨上任后,日产或将以更开放姿态寻求合作,甚至可能引入富士康等科技企业参与电动化研发。
重组加速:断腕求生能否奏效?
日产已公布激进重组方案:
1. 产能收缩:全球产能从500万辆削减至400万辆,关闭低效工厂;
2. 裁员优化:全球裁员9000人,技术、生产部门副社长同步卸任;
3. 产品转型:聚焦混动车型,在美、欧、日扩大混动阵容,重启纯电合作研发。
分析认为,此举短期或加剧阵痛,但若能依托埃斯皮诺萨的产品规划经验重塑竞争力,或为日产赢得喘息空间。
行业启示录:日系车企的集体焦虑
日产换帅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多重困境:
• 市场失守: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抢占份额,北美产品线老化;
• 资本压力:研发投入激增与利润下滑的矛盾;
• 联盟脆弱性: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松散化,独立求生难度陡增。
与Stellantis前CEO唐唯实提前出局的案例相似,车企掌门人更迭正成为行业动荡期的“标准动作”。
豪赌与变数
埃斯皮诺萨的上任,既是日产对“技术派”的回归,亦是向资本市场传递的改革决心。
然而,外籍高管能否平衡日产本土化基因与全球化战略?重组阵痛期会否进一步拖累业绩?与本田的“联姻”能否峰回路转?
这些问题将决定日产能否在2026年成本削减目标前实现绝地反击。
这场权力更迭,注定成为全球汽车业转型史的关键注脚。
大家好,我是不开车的“厨子哥”
关注我发现更多新鲜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