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买车“一口价”究竟靠不靠谱?

    一口价的普遍现象与问题

    现在市场上,“一口价”成了不少商家的招牌。无论是买车、买房,还是买家电,到处都能看到“一口价”的标签。但问题是,这些“一口价”真的靠谱吗?事实上,很多“一口价”都是噱头,背后藏着不少猫腻。比如,有些商家会用“一口价”吸引你进店,然后通过各种附加条件让你最终支付的金额远超预期。当然,也有少数“一口价”是真实的,比如别克君威(图片|配置|询价)的106,900元,这种价格透明、无套路的销售方式,反而成了市场上的清流


    具体案例分析:本田CRV的“一口价”套路

    最近,本田CRV的“一口价”广告刷屏了——119,900元,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但别急着心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价格背后的真相。这款“一口价”CRV其实是针对最低配的活力版车型,原价185,900元。也就是说,商家号称降价6万6,但实际上,裸车的真实优惠幅度只有4万5左右。去年,CRV的优惠行情一直在4万上下,到2024年底才稍微涨到4万2。而且,消费者真正买的并不是最低配的活力版,而是风尚版,价格在201,900元。所以,所谓的“一口价”不过是营销手段,真实优惠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夸张。


    贷款优惠的真相与利益链

    那么,为什么商家会打出“一口价”这样的宣传呢?答案很简单——为了让你贷款。很多“一口价”背后都藏着贷款优惠的套路。比如,CRV的“一口价”宣传中,所谓的6万6优惠,其实是贷款后的综合优惠。商家会逼着你贷款,甚至要求你贷满13万左右,然后再通过贷款返点来弥补裸车优惠的不足。听起来好像你占了便宜,但实际上,银行和4S店都在从中获利。银行赚利息,4S店赚返点,销售顾问拿提成,而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合资车企“一口价”套路的后果

    合资车企这种“一口价”的营销方式,短期内或许能吸引一些流量,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让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比如CRV,虽然这一波“一口价”宣传可能会带来一些销量,但消费者一旦发现其中的套路,就会对品牌产生反感。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会让品牌陷入更深的困境。合资车企如果继续玩这种套路,恐怕只会自食其果,失去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套路多就不买,少些套路,多点真诚

    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一口价”宣传,避免被商家的套路所迷惑。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