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利润暴跌70%,全球第四大车企深陷生死局

    奔腾小马f头像奔腾小马f头像
    奔腾小马f03-08

    2025年3月,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聚焦于Stellantis集团——这家由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的车企巨头,2023年以640万辆销量稳居全球第四,却在短短一年内陷入净利润暴跌70%、市值腰斩、品牌出售传闻不断的困境。这场危机不仅暴露出传统车企转型的阵痛,更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剧烈震荡。

    一、从“利润之王”到断崖式坠落

    2024年财报显示,Stellantis净营收同比下滑17%至1569亿欧元,净利润从2023年的186亿欧元骤降至55亿欧元,跌幅高达70%。更严峻的是,其工业自由现金流首次转负至-60亿欧元,北美市场核心品牌Jeep份额仅剩4%,欧洲市场标致份额跌至4.9%,多个豪华品牌销量几近“归零”。

    这一颓势与2023年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彼时,通过裁员、转移低成本和精简产品线等策略,Stellantis净利润创下186亿欧元的历史峰值,营业利润率高达12.8%。但过度依赖“降本增效”的短视策略,最终因产品力不足、定价失衡而反噬。

    二、战略失误与结构性矛盾

    1、定价策略失灵:疫情期间零部件成本上涨导致车型提价后,Stellantis拒绝回调价格,Jeep等主力品牌车型较竞品溢价高达15%-20%。当福特Bronco、大众ID系列等新品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时,消费者迅速“用脚投票”。

    2、电动化转型迟缓:尽管推出STLA多能源平台,但其电动车型上市节奏落后于主流车企。2024年北美市场库存堆积超30万辆,暴露出对燃油车路径依赖的致命伤。相比之下,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凭借垂直整合供应链,将纯电车型成本降低30%,直接冲击Stellantis的欧洲大本营。

    3、内部派系撕裂:合并遗留的治理矛盾在危机中爆发:以董事长埃尔坎为首的派系主张激进“瘦身”,计划关闭4个品牌;而PSA系高层坚持保留品牌遗产。决策分裂导致战略摇摆,甚至传出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等豪华品牌或出售给中国车企的消息。

    三、断腕改革与东方机遇

    面对困局,Stellantis已启动多项救赎计划:

    1、组织架构大手术:合并软件与产品开发部门,成立全球市场营销部,将决策权下放区域市场以提升灵活性。

    2、产品线换血:2025年推出10款新车,包括基于STLA平台的首批电动车型,并联合零跑汽车开发智能驾驶系统。

    3、中国市场再布局:在广汽菲克败退后,通过神龙汽车维持存在,近期董事长艾尔坎密访零跑引发合作猜想,或借中国供应链重振电动化业务。

    四、巨轮转向的代价

    Stellantis的困境绝非个案。奥迪因电动化激进度裁员3000人、关闭70年历史的布鲁塞尔工厂;日产早在2019年便因转型迟缓利润暴跌70%。这些案例揭示出传统车企的集体焦虑:在“降本增效”与“创新投入”、品牌传承与战略转型之间,任何失衡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

    当下,Stellantis正站在十字路口。若能在新任CEO带领下实现派系和解、加速电动化落地并重构中国战略,或可复现日产戈恩时代的逆转奇迹;若继续困于内耗,恐将步通用破产重组后尘。这场生死博弈,不仅关乎14个品牌的存续,更是传统汽车帝国能否在智能电动时代重掌话语权的试金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