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还当增程车是智商税?未来五年,它可能成为市场主流!

    老炮儿视界头像老炮儿视界头像
    老炮儿视界03-05


    前言:


    "开增程车的人都是大冤种!"这话要是放在五年前,我可能还会点头附和。但如今,谁要是还抱着这种论调,我只能说——兄弟,该更新脑回路了!最近小鹏、宁德时代这些技术狂魔搞的增程黑科技,直接把增程车从"过渡产品"干成了"未来主流"。不信?咱们用数据和技术说话!

    一、技术大爆炸:增程车已不是当年的"充电宝"


    当年增程车被吐槽是"带充电宝的电动车",纯电续航不到200公里,充电慢得像老牛拉车,发动机噪音还堪比拖拉机。但看看现在的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纯电续航直接干到430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5C超充技术12分钟就能充80%电量,充电速度比手机还快。


    更狠的是,宁德时代刚推出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不仅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还能在零下40℃极寒环境放电,零下30℃照样充电。这技术直接把北方老铁们的"冬季续航缩水焦虑"按在地上摩擦。

    至于噪音?小鹏的静音增程器运行时只比电动机高1分贝,坐车里连发动机启动都察觉不到。这哪是当年的增程车?分明是披着燃油车外衣的纯电怪兽!


    二、中年男人的"既要又要",被增程车彻底拿捏


    咱们这帮上有老下有小的爷们,选车就像挑媳妇——既要温柔顾家(省油省钱),又要能上山下海(续航无忧)。去年开纯电车带全家去内蒙古,眼看着续航从300公里掉到50公里,那心情比等孩子高考成绩还煎熬。反观摩友老张的增程车,切到燃油模式后淡定超车,深藏功与名。

    增程车的杀手锏就在于"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智能策略。日常通勤430公里纯电续航,足够一周上下班;周末自驾游直接加油说走就走。AI动力系统比老婆管账还精明:平路用电、爬坡提前启动发动机,连泥泞路面的动力分配都算得明明白白。这种"两头占便宜"的玩法,纯电车和燃油车看了都得喊声大哥!


    三、市场大逆转:用钱包投票的消费者最诚实


    某些专家还在唱衰增程车,可市场数据早就啪啪打脸——2024年前三季度,增程式混动车销量同比暴涨84.2%,问界M9、理想L9(图片|配置|询价)卖到脱销,连小鹏这种"纯电死忠"都忍不住推出增程车型

    更狠的是技术成本下探。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已搭载在理想、深蓝等近30款车型上,2025年还要铺到吉利、广汽等品牌。小鹏首款增程SUV预计定价30万级,却敢对标百万豪车的配置,连自研的图灵AI芯片算力都碾压英伟达。这架势,分明是要把增程车从"备胎"变成"正宫"!


    四、固态电池虽好,但增程才是普通人的"真香"


    总有人吹固态电池是未来,但现实很骨感——即便量产,初期价格也得百万级豪车才扛得住。反观增程车,用宁德时代的话说就是"大电池小油箱",400公里纯电续航足够日常通勤,成本却只有固态电池的零头

    更关键的是基建适配性。现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队比春运还夸张,但加油站永远随到随加。增程车就像会变魔术的瑞士军刀:有电充电,没电加油,完全不挑食。等五年后充电桩普及了,它又能当纯电车开——这灵活度,固态电池拍马也赶不上!


    五、老司机忠告:别跟趋势较劲,除非你想当古董


    还有人嘴硬:"两套系统容易坏!"兄弟,醒醒吧!现在车企的质保比丈母娘彩礼还大方: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是标配,终身免费保养也不是新鲜事。二手市场更现实——增程车残值率比燃油车高8%,那些嘲笑增程车的人,建议去二手车行看看谁在抢着收车!

    说到底,汽车发展就像中年人的职场——光有情怀不够,还得顺势而为。增程车或许不是终极答案,但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选择。等到满大街都是续航400公里的增程车时,你守着那台喝95号油的"老伙计",怕是连牌友都要笑你落伍!


    结语

    聪明人从不和时代赌气,精明的车主更懂得用技术给自己留后路!

    (本文综合行业动态与市场数据,观点仅供参考,购车需结合自身需求。)

    互动话题:你觉得未来五年主流是纯电还是增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