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车型定位与设计
- 市场定位:主打家庭刚需市场,提供6/7座布局,直指理想L9、问界M9等竞品,目标用户为中产家庭用户。
- 设计风格:车身方正硬朗,融合路虎揽胜(图片|配置|询价)的硬派风格与蔚来ES8的科技元素,被戏称为“米雷德”(小米版揽胜)。前脸保留SU7的狭长大灯,侧面轮廓接近丰田汉兰达,车长或超5.3米,轴距达3米,车重约2.6吨。
- 争议点:设计被指“缝合式创新”,部分网友认为定位模糊,既想兼顾年轻极客审美,又需满足家庭实用性需求。
2. 动力与续航
- 增程式混动系统:搭载1.5T四缸增程器,纯电续航约200公里(CLTC工况),综合续航破千公里;油箱容量不大于20L。部分猜测采用东风岚图的增程技术,但可能影响小米“自研技术”形象。
- 性能挑战:车重和风阻系数(0.28)对续航与操控提出考验,后轮转向功能或为弥补大尺寸车身灵活性。
3. 智能与配置
- 智能座舱:雷军称YU9将搭载“颠覆性智能座舱”,整合小米生态链,支持小米手表解锁、小爱同学全车语音控制、车机联动米家智能家居等。
- 驾驶辅助:配备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激光雷达、大尺寸触控屏及高算力芯片(或为8295芯片)可能成为亮点。
4. 定价与竞争策略
- 预计售价:40万元起,对比问界M9入门版,车长多10cm、续航多200公里,价格低15%;顶配配置对标理想L9中配,主打性价比。
- 市场挑战:竞品如理想L9计划中期改款升级芯片与导航辅助,问界M9或推五座版抢占定价空档,BBA品牌溢价仍是潜在威胁。
5. 生产与上市计划
- 双城战略:北京工厂专注纯电车型(如YU7),武汉“米岚智造产业园”负责增程式车型(如YU9),借力东风集团技术(如油电转化率3.66kWh/L的马赫系统)。
- 上市时间:计划2026年量产,后续或推MPV及跨界车型,覆盖30-50万元市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