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锂电池的修复技术突破,是否可以打破燃油车的主导地位

    西晓百物头像西晓百物头像
    西晓百物03-02

    复旦大学研发的锂电池修复技术的确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要完全打破燃油车的主导地位,还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从锂电池修复技术突破的积极影响来看

    - 降低成本方面:复旦大学的锂电池修复技术只需向废旧锂电池注射一针“分子药剂”,成本仅为新电池的10%甚至更低。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大幅下降,用户年均折旧成本从6000元骤降至800元。

    - 提升性能方面:可让电池容量恢复至出厂状态的96%,循环寿命从传统电池的500-2000次暴增至12000-60000次。而且还有望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实现续航破千公里。

    - 环保优势方面:能够减少废旧电池的产生量,降低对锂矿等自然资源的依赖,缓解电池回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燃油车目前仍存在的优势及其他限制因素来看

    - 补能便捷性方面:燃油车加油过程仅需几分钟,而即使有修复技术,电动车充电仍需较长时间,即使未来充电桩数量增加,在充电高峰等时段仍可能存在排队等问题。

    - 特殊环境适应性方面:在极寒等特殊环境下,燃油车的启动和运行相对稳定,电动车的电池性能会受低温影响,出现续航大幅缩水、充电速度变慢等情况。

    - 消费者认知和习惯方面: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品牌认知等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一些消费者对新技术存在担忧和不信任,习惯难以迅速改变。

    -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管充电桩数量在增加,但与加油站相比,在数量和分布广度上仍有差距,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不足。

    信息来源于网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