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买车合同里的5大陷阱!签字前务必检查这3条

    弹天槊地头像弹天槊地头像
    弹天槊地03-02

    签购车合同时,你有多久没逐字逐句“抠条款”了?一位粉丝的真实经历:合同里“定金”写成“订金”,退车时被扣5000元;承诺的“0利率贷款”实则暗藏6000元手续费;交车日期模糊,苦等3个月还被要求加价……买车本是喜事,但合同里的文字游戏,分分钟让你掉进“合法陷阱”!

    5大合同陷阱,90%的人中招不自知

    1. 责任条款“一边倒”:消费者违约重罚,商家违约轻描淡写
      典型案例:某合同规定“买方逾期付款没收定金,卖方逾期交车仅退定金”。根据《民法典》,违约责任需对等,这类条款涉嫌免除商家责任,属无效霸王条款。
    2. “定金”与“订金”一字之差,亏掉半年工资
      销售口头承诺“订金可退”,合同却写“定金不退”。法律上,“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违约不退;“订金”仅为预付款,可协商返还。曾有消费者因未核对字眼,损失2万元。
    3. 费用明细玩“障眼法”,杂费多收30%
      合同只写裸车价,提车时冒出“金融服务费”“出库费”“PDI检测费”等。更有商家将保险返利、装潢加价等隐性成本转嫁消费者,单笔可超1万元。
    4. 交车时间“打太极”,库存车当新车卖
      合同写“到店提车”,实则拖延数月,甚至用库存车、展车充数。法律要求交车日期精确到日,超3个月国产车、6个月进口车需警惕。
    5. “不可抗力”成万能挡箭牌,厂家过错要你买单
      部分合同将“厂家调价”“运输延迟”列为不可抗力,实则商家借机转嫁风险。根据《民法典》,不可抗力仅限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事件,商家单方扩权属违法。

    签字前必查3条!让销售不敢糊弄

    1. 费用“全透明”条款:从裸车价到螺丝钉,必须白纸黑字
    • 要求列明裸车价、购置税、保险、上牌费、贷款手续费,甚至赠品品牌(如“XX品牌全车膜”)。
    • 警惕“其他费用”“服务费”等模糊表述,写清“除上述费用外无任何附加款项”。

    2.“灵魂三问”交车条款:时间、质量、违约怎么赔

    • 交车日期精确到年月日,超期按日赔付违约金(如车价0.5%)。
    • 质量条款注明“原厂配置”,拒收改装车、库存车,写明“问题车辆可退换而非仅维修”。

    3.“反套路”补充协议:口头承诺全部书面化

    • 销售承诺的“终身保养”“免费贴膜”需注明包含工时费、品牌及有效期。
    • 贷款失败需写明“全额退订”,拒绝二次加息方案。

    结语:合同不是走过场,而是你的“护身符”
    一位从业10年的销售经理透露:“最怕客户逐条核对合同,尤其敢提‘写进民法典’的。”签字前,请打开手机录音,逐句质问:“这条法律依据是什么?”当你说出这句话,销售的脸色会告诉你——陷阱已无处遁形!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