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走了,换什么油?”“神经病一样,想好事!”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的曝光,撕开了东风日产4S店售后服务的遮羞布。河南信阳车主岳先生花费1680元购买质保套餐后,竟在视频中听到售后人员的讥讽与自曝黑幕:“修变速箱时有一百个理由让你自费!”更令人震惊的是,4S店后续的“堵门道歉”和“恶意剪辑”指控,让这场维权演变成一场信任与法律的博弈。
事件核心:从“套路”到“辱骂”,信任崩塌的72小时
行车记录仪揭黑幕:售后人员自曝“套路”
岳先生购买的1680元变速箱油更换套餐,本应包含两年质保,但售后人员在其离店后直言:“人走了,给他换什么油?”并暗示后续维修会以“人为损坏”为由拒绝质保。视频中更出现“神经病”“想讹钱”等侮辱性言论,引发公众愤慨。
4S店回应被指“敷衍”:从堵门道歉到“恶意剪辑”指控
面对投诉,涉事4S店(信阳威通总店)最初仅电话道歉,随后却在短视频平台反咬车主“恶意剪辑”“讹钱”。更令人不安的是,涉事售后人员三次上门堵门“私了”,车主直言“人身安全受威胁”。
厂家沉默:销量下滑30.7%背后的管理乱象
截至发稿,东风日产厂家仍未公开回应。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其中国区销量同比暴跌30.7%,而此次事件暴露的售后管理漏洞,恐将加剧品牌信任危机。
法律界发声:涉嫌欺诈与人格权侵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踩红线
法律专家指出,4S店未履行服务告知义务,涉嫌欺诈;辱骂行为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权(《消保法》第十四条)。若查实未更换机油,则构成合同违约。
《民法典》下的“不当得利”追责
维修工暗示的“额外收费套路”,可能被认定为通过欺诈手段获取不当利益,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行业警示:信任危机下的汽车售后乱象
“捆绑”消费成潜规则
类似问题不仅限于东风日产。陕西车主刘先生因未在4S店购买保险,被取消“终身免费保养”资格,暴露行业捆绑销售乱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禁止此类霸王条款)。
维权困局:从“黑屏20次”到“拒赔代步车”
此前别克车主因车机故障维权20次无果,北汽车主蒋先生因车辆问题频发索赔受阻,均折射出消费者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行业痛点。
消费者如何避坑?律师支招维权关键点
全程录音录像:保养、维修时留存影像证据,防止“偷工减料”。
合同逐条审阅:警惕“免费保养需捆绑保险”等隐藏条款(如启辰T60(图片|配置|询价)案例)。
善用法律武器:遇辱骂或欺诈,可向消协投诉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结语:当“套路”成为行业明规则,谁还敢放心买车?
东风日产事件并非个案,而是汽车售后乱象的冰山一角。若品牌继续漠视消费者权益,恐将被市场淘汰。正如网友评论:“销量下滑不可怕,失去人心才致命。”截至3月1日,岳先生仍在等待一个公开道歉,而更多车主已开始用脚投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