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成功测试全球第一辆量产固态电池汽车,续航1000公里!

    头像头像
    02-28

    2025年2月,德国斯图加特郊外的一辆特殊奔驰EQS(图片|配置|询价)完成了一次历史性测试——这台搭载全球首款量产级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在满电状态下连续行驶1087公里后仍剩余13%电量。

    这个数字不仅打破了电动车续航纪录,更标志着汽车工业正式跨入固态电池时代。梅赛德斯-奔驰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公司联合研发的"Solstice"固态电池系统,采用硫化物基电解质技术,能量密度达到惊人的450Wh/kg,较传统锂电池提升近80%。测试车电池包体积缩减33%、重量减轻40%,这些数据直接推动车辆续航突破千公里门槛。

    在零下20℃的寒夜测试中,这台改装后的EQS展现出惊人稳定性。当仪表盘显示续航剩余5%时,车辆仍能维持每小时100公里的匀速行驶。电池管理系统通过128个温度传感器实时调控,将充放电效率维持在97%以上。

    测试工程师记录的数据显示,车辆在连续高速行驶16小时后,电池衰减率仅为常规工况下的1/5。这种耐低温特性,使得固态电池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实用性大幅提升。

    消息发布当日,全球汽车产业发生连锁反应。东京丰田总部紧急召开技术会议,其固态电池研发主管在连线时不断刷新着奔驰公布的电池参数对照表;上海蔚来汽车实验室内,工程师团队针对能量密度数据进行23轮模拟测算;就连正在火星任务筹备中的SpaceX,也将测试数据纳入星际运输电源方案评估。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固态电池相关股票指数单日上涨4.7%,宁德时代市值突破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辆测试车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渐进式改造"理念。工程师团队保留了EQS原有80%的产线工艺,仅针对电池模组进行重新布局。这种兼容性设计大幅降低了量产成本,据内部人士透露,新电池包生产线改造费用仅为完全新建的1/3。当测试车驶过阿尔卑斯山脚的充电站时,工作人员发现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200公里续航补充,这个充电速度甚至快过多数商超的咖啡制作时间。

    在斯图加特总部的技术演示会上,奔驰展示了电池的另一个突破性应用场景:当车辆作为移动储能单元接入电网时,580公斤的电池包可提供200千瓦时的峰值供电。这意味着未来电动汽车不仅能单向消耗电能,还能在用电低谷期反向供电,形成智能电网的重要节点。这种双向互动能力,让每辆电动车都成为潜在的"分布式储能电站"。

    测试车电池组的5000次循环寿命数据尤为引人注目。按每天充放电一次计算,这意味着电池至少可以使用13年。相比之下,当前主流三元锂电池通常在1000次循环后容量就会衰减至80%。这种长寿命特性不仅降低用户换电成本,更为二手车市场估值体系带来根本性改变。有分析师预测,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残值率可能比燃油车高出30%。

    随着测试数据的公开,行业竞争格局开始剧烈变动。现代汽车宣布提前两年启动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其首尔工厂的改造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比亚迪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透露,正在同步研发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的复合技术方案;就连坚持氢燃料路线的丰田,也不得不重新评估固态电池在混动系统中的应用价值。这场由奔驰引发的电池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版图。

    .万次阅读
    63评论
    78赞同
    收藏
    分享
    63评论
    7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