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自1980年诞生以来,一直是四驱技术的标杆之一。它以机械可靠性、快速响应和智能扭矩分配著称,广泛应用于奥迪的高性能车、SUV和电动车型,下面从几个角度解析奥迪四驱系统的特点:
一、技术演进:从机械到智能
1. 第一代(1980-1987)
首搭于奥迪Quattro(Ur-Quattro)拉力赛车,采用托森A型差速器(Torsen),纯机械结构,无需电子干预即可实现前后轴扭矩动态分配,助力奥迪在拉力赛屡获冠军。
2. 第二代(1988-2007)
升级为托森B型差速器(平行齿轮结构),体积更小,扭矩分配范围扩大,提升公路驾驶稳定性。
3. 第三代(2005-2016)
引入托森C型冠状齿轮差速器,重量更轻,前后轴扭矩分配比例扩展至40:60~15:85,弯道灵活性更强。
4. 第四代(2016至今)
- quattro Ultra:为燃油车设计,新增电控多片离合器,可完全断开后轴实现前驱,降低油耗。
- e-quattro:专为电动车开发(如e-tron系列),通过前后电机独立控制扭矩,响应速度达毫秒级。

二、核心技术
-全时四驱+动态分配:默认偏后驱特性(如40:60),根据路况实时调整前后轴及轮间扭矩。
-差速器核心
- 托森差速器:利用蜗轮蜗杆自锁特性,机械自动分配扭矩,可靠性高。
- 冠状齿轮差速器:通过电控多片离合器调整锁止率,兼顾轻量化与精准控制。

-电子辅助系统
- EDL(电子差速锁):制动打滑车轮,将扭矩转移至有抓地力的车轮。
- ESC车身稳定系统:协同调整动力输出,防止失控。

三、不同版本的特点、车型及适用场景
-机械quattro
- 特点:采用托森/冠状齿轮差速器,全时四驱,响应快。
- 代表车型:RS/S系列、Q7/Q8
- 适用场景:高性能驾驶、复杂路况

-quattro Ultra
- 特点:可断开后轴,省油,电控多片离合器
- 代表车型:A4L、Q5L等横置平台车型
- 适用场景:日常驾驶,兼顾经济性

-e-quattro
- 特点:双电机独立控制,无传动轴,毫秒级响应
- 代表车型:e-tron GT、Q8 e-tron
- 适用场景:电动车专属,冰雪/湿滑路面

四、电动化带来的变革
- 优势:
- 电机直接驱动,扭矩控制精度远超机械系统。
- 取消传动轴,结构更紧凑,车身布局灵活(如奥迪e-tron S支持三轮驱动)。

- 挑战:
- 依赖软件算法,需精准协调前后电机输出。
- 极端工况下电机过热保护可能影响持续性能。
五、quattro的核心竞争力
- 可靠耐用:机械结构经受多年赛事和极端路况考验。
- 场景覆盖广:从赛道到雪地,平衡操控与安全。
- 电动化转型成功:e-quattro延续四驱优势,响应速度甚至超越传统机械系统。

未来,随着奥迪全面电动化,quattro或将进一步融合AI路况预判和线控技术,继续领跑四驱领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