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迈巴赫“漏水车”事件全回顾:一场215万豪车的维权拉锯战

    蔺心洲头像蔺心洲头像
    蔺心洲02-27

    事件背景新车两天漏水,维修争议引发矛盾

    2024年7月1日:江苏车主周先生以215万元购入一辆全新梅赛德斯-迈巴赫GLS(图片|配置|询价) 480。

    7月3日(提车两天后):车辆首次出现中控异响,随后在雨天发现副驾驶A柱位置漏水。

    7月11日:车主首次将车辆送至苏州元星奔驰4S店检修。4S店检查后称发现A柱橡胶件损坏,但未明确漏水根源,并建议进一步拆检天窗等部件,遭车主拒绝。


    维权拉锯战:拆检争议与折损纠纷

    7月21日(提车十天后):车主提出“补差价换新车”,但4S店评估车辆价值仅为135万-150万元,折损约80万元。车主认为这是因4S店擅自拆除B柱、C柱及行李架导致,但4S店否认拆解B/C柱,称仅拆检了内饰板。

    8月-9月:双方多次协商无果。车主指责奔驰官方客服未回应投诉,而4S店称车主拒绝授权进一步拆检,并提出“维修后提供关怀措施”,但未获认可。

    10月8日:4S店明确表示该车不符合“三包”退换条件,仅同意修复与赔偿部分损失。


    网络维权引爆舆论:三色雨棚布成抗议标志

    9月27日: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第一条维权视频,展示用三色防水布和警示胶带覆盖车顶的画面,称“被迫用这种方式吸引关注”。

    10月10日:维权视频累计获赞超200万,粉丝数突破10万。全国多地奔驰车主效仿贴雨棚布声援,形成“三色布运动”。


    10月10日-12日:苏州元星奔驰4S店两次回应,称车主曾多次威胁并“大闹门店”,导致两次报警;同时强调已提供代步车并积极协商,但车主拒绝配合检测。


    核心争议点:质量责任与赔偿分歧

    1. 漏水原因

    车主认为属出厂质量问题,要求退车;4S店称需进一步拆检确定,但车主担忧拆解加剧折损,双方僵持。

    2. 赔偿方案

    车主诉求从“补差价换车”转为“全额退款+80元精神赔偿”,拒绝维修;奔驰方坚持按“三包”处理,仅承诺维修和部分补偿。

    3. 舆论施压与法律途径

    律师指出,车主利用网络维权虽有效,但需注意合法边界;4S店则强调已按流程处理,指责车主“过度维权”。


    事件后续与行业反思

    2024年10月14日:奔驰官方仍未直接道歉,但表示将“以最大诚意推进解决”;车主称将继续维权直至诉求满足。

    暴露出豪华品牌在品控与售后响应上的短板,尤其是高净值客户对“无损服务体验”的期待与现实落差。

    2024年11月14日,双方达成协议:奔驰方赠送车主3年整车延保(涵盖核心部件质保)及3A3B保养套餐(含3次全面保养与3次基础保养)。车主删除维权视频,但公开表示对结果“无力和无奈”,引发网友质疑“是否签保密协议”“漏水是否彻底修复”。

    这场维权本质是消费者对豪车品牌信任危机的缩影。车主以创意抗议博取关注,虽引发共鸣,但也凸显出个体维权在举证与谈判中的弱势。奔驰若想挽回声誉,需更透明的沟通与更具诚意的解决方案,而非仅依赖流程化回应。毕竟,200万的车价,对应的应是200万级的态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