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经常被吹捧为电动汽车的圣杯,因为它们比锂离子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然而,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基本上还局限于实验室。随着梅赛德斯开始对一款“略微改进”的 EQS进行道路测试,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这款车使用 Factorial Energy 的电池,并配备了浮动电池载体。当电池充电时,材料会膨胀,而当电池放电时,材料会收缩。为了实现这一点,电池配备了“气动执行器,可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与电池体积变化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梅赛德斯还表示,该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而非液体电解质,这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并允许使用锂金属等新阳极。有可能将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 450 Wh/kg,为更轻、更紧凑的电池铺平道路。

就 EQS 而言,该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比同等尺寸和重量的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高出 25%。尤其是,根据全球统一的轻型车辆测试程序,配备118kWh电池组的普通EQS 450+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
该原型车将在未来几个月接受一系列测试,Factorial Energy 首席执行官表示:“首次成功将锂金属固态电池集成到量产汽车平台中,标志着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一突破表明固态电池技术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虽已展示固态电池原型(如比亚迪的400Wh/kg技术),但梅赛德斯率先实现车规级集成,确立硫化物路线的领先地位。行业分析师预测,此举将加速丰田、大众等车企转向硫化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技术路径,导致现有半固态电池研发投入面临沉没成本风险。
固态电池量产将引爆锂金属负极材料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20万吨,较2024年增长500%。同时,硫化物电解质所需的锗、镧等稀土元素开采量需提升300%,推动中国、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形成新战略联盟。梅赛德斯已与加拿大Neo Material签订10年锗供应协议,锁定关键原材料供应。

固态电池通过消除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热失控风险。梅赛德斯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90℃高温环境下仍保持稳定离子传导率,避免锂枝晶穿透隔膜导致的短路45。测试数据显示,该电池组在针刺、挤压等极端工况下未发生燃烧或爆炸,热管理系统负荷降低60%3。此外,动态调节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气动执行器实时补偿电池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膨胀率可达8%),使循环寿命提升至1500次以上,较传统电池延长5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