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特斯拉FSD被爆准备入华,未来一段时间将OTA



    特斯拉于今日(2025年2月25日)正式启动面向中国市场的OTA升级,为部分车型推送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功能。此次更新包含三大核心能力:

    1. 城市道路导航辅助:车辆可自动识别交通信号灯,完成直行、转弯及掉头动作,并依据导航路线进出匝道和交叉路口;
    2. 智能变道与路径优化:系统根据实时路况调整车速和车道,无导航时自动选择最优路线;
    3. 驾驶员注意力监控:驾驶舱摄像头新增警报功能,确保用户在使用辅助驾驶时保持专注。

    FSD入华背后的挑战与突破
    尽管功能升级被视为FSD入华的前奏,但特斯拉仍面临多重障碍:

    • 数据合规难题:中国法规要求自动驾驶数据本地化处理,特斯拉通过模拟训练和境内数据存储(类似“云上贵州”模式)应对跨境传输限制;
    • 复杂交通场景适配:中国特有的潮汐车道、公交专用道等场景对算法提出更高要求,马斯克坦言误入公交车道可能导致罚单,系统需进一步优化;
    • 功能局限性:此次更新仅限搭载HW4.0硬件的FSD付费用户(6.4万元买断),且部分车型(如焕新Model Y)暂未适配,实际体验可能逊于北美版本。

    市场竞争白热化:特斯拉VS国产智驾
    特斯拉FSD的入华将加剧行业“内卷”:

    • 技术优势:特斯拉凭借纯视觉方案和端到端模型,在成本控制与算法成熟度上领先,但其高价买断模式(6.4万元)与比亚迪“天神之眼”全系免费策略形成鲜明对比79
    • 本土化竞争:华为、小鹏等厂商通过激光雷达融合方案提升安全性,且城市NOA功能已覆盖多款10万元级车型,挤压特斯拉市场空间;
    • 行业催化效应:专家认为,特斯拉将扮演“鲶鱼”角色,推动中国智驾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进程,加速Robotaxi和封闭场景应用落地。


    未来展望:FSD能否颠覆市场格局?
    尽管特斯拉在技术层面占据先机,但其成功取决于两大关键:

    1. 用户体验:若城区NOA表现稳定,特斯拉品牌溢价将进一步凸显;反之,国产智驾的性价比优势或分流用户
    2. 政策博弈:中美数据合规与贸易谈判动向仍影响FSD全面落地进度,特斯拉需持续平衡技术本土化与合规成本

    此次OTA升级标志着特斯拉在华智驾短板的补足,但面对国产车企的围剿与用户对高成本的敏感,FSD的“中国首秀”既是机遇,亦是严峻考验。随着比亚迪、华为等厂商加速技术输出,智能驾驶市场的“贴身肉搏战”已拉开序幕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