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起步,比亚迪依靠技术创新逐步走向世界前列。其国际化征程始于1995年,通过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与海外布局,如今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敢为人先的国际化
1995年2月,比亚迪公司成立,主要业务为手机电池制造,并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扩展其业务和技术。1998年12月,比亚迪在荷兰鹿特丹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分公司,主要业务是电子电池代工。这标志着比亚迪国际化步伐的开始,成为其国际化之路的重要标志。2022年,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开始了新能源CKD合作项目,同年出口量达到55,916辆,同比增长307.2%,这为它之后的大规模出口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2023年,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和与本土经销商合作的方式推进全球化战略,这一步让比亚迪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稳健发展的全球化
比亚迪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挑战,但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稳步构建全球网络。比亚迪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些地方的人们对价格比较敏感,也更看重性价比。比亚迪准确抓住市场需求,凭借合理的价格和可靠的质量成功打开了市场,并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促进当地产业链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比亚迪也开始进军发达国家市场。这需要符合严格标准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比亚迪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为进入这些“高标准”市场做足了准备。
为了更高效地服务全球客户,比亚迪在全球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服务中心,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完整的体系。这种“本土化”的策略,降低了成本,更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并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真是一举多得。
2025年1月,比亚迪在欧洲多国实现对特斯拉的销量反超。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三国分别实现551%、734%和207%的销量同比增长;同期特斯拉在这三国的销量却下滑8%、76%和29%。即便在特斯拉传统优势市场,比亚迪攻势不减:德国市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而特斯拉同比下跌60%;法国和比利时市场,特斯拉销量分别下跌63%和45%。在爱尔兰市场,比亚迪同样完成超越,形成欧洲多国赶超特斯拉的局面。
技术立身的创新者
创新者的名号当之无愧。比亚迪一直将技术研发视为核心动力,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比亚迪最引以为傲的,要数电池技术了。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在续航方面表现出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几乎所有比亚迪电动车都在使用这款电池。
除了电池,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也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正是有强大的“璇玑智能化架构”支撑,比亚迪才能在海外市场和国际大牌竞争,并赢得广泛认可。近期,更是以"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全系搭载推动“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展现出中国智造的非凡自驱力和竞争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比亚迪始终坚持初心不变——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人类生活品质。随着其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家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能够带来更多惊喜,让“中国智造”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