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秦L“加量不加价”,老车主被背刺?

    杰西超多话头像杰西超多话头像
    杰西超多话02-25

    最近,比亚迪在2月10日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的“加量不加价”策略,尤其是秦L车型的配置升级,在汽车圈和消费者群体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事儿。

    先看看这次升级的亮点,比亚迪秦L智驾版在保持9.98万 - 13.98万元售价区间不变的情况下,全系标配了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还新增了无图高快领航、自动泊车等30余项智能功能,DiLink100智能座舱也得到升级,硬件上新增了29枚传感器。从配置角度看,这无疑让秦L在同级别车型中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比如,之前智驾系统可能是中高端车型的专属,或者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高额费用选装,现在比亚迪直接将其下放到秦L这样的走量车型上,而且价格不变,这对预算有限又想体验智能驾驶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巨大。

    但这次升级,却让老车主们心里不是滋味。不少老车主投诉,自己购车时间不长,有的甚至还没完成首保,车辆就因为新款的推出而大幅贬值 。比如2024款的车主,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车型短期内不会有重大改款,可没过多久就迎来了智驾版,配置全方位升级,自己的车瞬间成了“老款”。而且,老车主们反映,购车时宣传的一些功能,如哨兵模式、千里眼功能,当时销售承诺后续会通过OTA升级实现,但实际却以硬件不支持为由未能兑现,如今新款车型却直接配备,这让老车主感觉被“背刺”,认为比亚迪漠视老用户权益,涉嫌销售欺诈与价格歧视。

    从比亚迪的角度看,这一策略或许是基于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的考量。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化已经成为各大车企角逐的重要领域。比亚迪通过“加量不加价”的方式,将智驾系统普及,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从发布会后比亚迪股价4天涨18.3%,市值增加近1500亿元就能看出资本市场对这一策略的认可;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应用也有助于降低智驾系统的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为后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奠定基础。

    不过,比亚迪在推进这一策略时,确实忽视了老用户的感受。在商业世界里,新用户的获取固然重要,但老用户的忠诚度同样不可忽视。老用户是品牌口碑的传播者,他们的负面评价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长期的损害。比亚迪如果能在推出新车型时,兼顾老用户的利益,比如提供合理的补偿方案,像免费升级部分智驾硬件或软件功能、给予一定的保养服务等,或许能减少老用户的不满,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

    对于准备购买秦L的消费者来说,这次升级无疑是个好消息,能以同样的价格买到配置更丰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型。但也需要关注后续的情况,比如车辆的实际交付时间、智驾系统的实际体验和稳定性等。

    比亚迪秦L的“加量不加价”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智驾技术的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也引发了老用户的信任危机。希望比亚迪能重视老用户的诉求,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追求技术进步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能维护好与用户的关系。#您是否会考虑购买比亚迪秦L呢?#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