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本田:若日产首席执行官卸任,仍愿考虑与之合并

    据报道,本田汽车公司对于与日产合并一事仍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a Uchida)卸任。据《金融时报》消息,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愿意重启与日产的谈判,目标是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不过这一设想的首要条件是日产先任命新的首席执行官。尽管就在上周,双方谈判失败,签署的 “谅解备忘录” 也已取消,但本田方面仍有此意向。

    2024 年 12 月,日产在发布年终报告后,其严峻的财务状况浮出水面,随后便开启了与本田的合并谈判。从那时起,日产就公开寻求脱离与法国雷诺近二十多年的联盟关系。日产、本田以及日产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三菱共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就潜在的合并事宜展开谈判。然而,由于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最终取消了谈判并终止了谅解备忘录。

    合并失败归咎于日产深层次财务困境

    据早前《日本新闻》报道,此次合并失败主要源于双方在本田提出的合并后战略规划以及日产角色定位上存在分歧。本田提出通过成立控股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本田将作为控股公司的主要母公司,而日产则成为子公司。但这一计划并未得到日产内田诚的认可。此外,日产财务状况不佳,在谈判中反应迟缓,内部也存在反对声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谈判破裂。显然,日产希望在合并中保持 “平等地位”,而不愿沦为子公司。

    三部敏宏在谈判失败后向媒体表示,他对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感到遗憾。他称:“事情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我确实很惋惜。如果未来再次出现业务整合的讨论,我们不会完全排除重启谈判的可能性。”

    本田期望在合并中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重启合并谈判的唯一条件是内田诚辞去日产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其他人代表公司进行谈判。内田诚的合同期至 2026 年,最近,由于他在与雷诺高达 580 亿美元交易的新谈判中表现不佳,要求他离职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日产正在探讨与中国电子和计算机芯片巨头富士康建立新合作关系的可能性。据称,日产其他执行董事会成员也在寻求与其他公司的潜在合作,其中包括全球私募股权公司 KKR,该公司旗下拥有意大利马瑞利集团,这是一家欧洲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跨国企业集团。

    内田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日产财务状况恢复健康,他就会卸任。他还称,如果公司有更早的需求,他也愿意提前让贤。内田诚上周四对媒体表示:“我的责任重大,在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卸任是不负责任的。我也无意一直占据这个职位。”

    市场观察者视角报道

    近日,汽车行业内本田与日产的合并传闻引发广泛关注。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车企间的整合与合作成为了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本田与日产的潜在合并无疑是行业内的重磅消息。

    从本田的立场来看,提出以日产更换首席执行官作为重启合并谈判的条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商业考量。一方面,本田希望在合并后的新实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从其最初提出的合并方案中就可窥见一斑。通过主导合并后的业务,本田能够更好地整合双方资源,按照自身战略规划推动新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例如,本田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有着一定优势,若能成功合并,有望加速这些技术在日产车型上的应用,扩大市场份额。

    而对于日产而言,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财务状况不佳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寻求外部合作成为改善现状的关键。与本田合并,理论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在研发、采购等环节获得规模效应。但内田诚坚持在合并中保持平等地位,导致谈判破裂,这一决策也引发了市场的不同声音。部分投资者和行业专家认为,在公司面临困境时,过于坚持平等可能会错失发展机遇;不过也有人理解内田诚是为了维护日产的独立性和员工利益。

    如今,日产在谈判失败后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与富士康的潜在合作可能为其带来电子技术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日产在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但这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技术整合的难度等。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本田与日产的合并与否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若合并成功,将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格局,新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可能会引发其他车企的连锁反应,推动行业内更多的整合与合作。反之,如果双方最终未能合并,各自寻求其他发展路径,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变数,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趁机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格局也将持续演变。


    大家好,我是不会开车的“厨子哥”

    关注我发现更多新鲜事!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